本書包括《墨子注》《鹖冠子注》《莊子注》《曾子注》。
本書為《(同治)衡陽縣圖志》,是《王闿運全集》之一種。全書分為十二卷,有疆域、事紀、賦役、建置、官師、禮典、人物、山水、藝文、貨殖、序十一門二十余目,附有《縣地總圖》《疆域圖》《日出入時刻表》《官師表》等圖表。
本書共六卷,分別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記。書中頗有明見,或改正鄭玄注,或補充鄭玄注,或發(fā)揮己見,皆有獨到之處。
本書共十一卷,卷一至卷七為屈原《離騷經》《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卷八、卷九為宋玉《九辯》《招魂》,卷十為景差之《大招》,卷十一為附錄,收宋玉之《高唐賦》。
本書為《(光緒)湘潭縣志》,是《王闿運全集》之一種。本書以光緒十五年刻本為底本,共十二卷,包括疆域、建置、事紀、山水、官師、賦役、禮典、人物、五行、藝文、貨殖、序弟等。
本書內容包括國策選本、水經注札記、閱后漢書隨筆、史贊四部分。
本書為《春秋例表》,分為兩種:一為成都尊經書院刊二十八表本,正文共分二十八表;一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衡陽東洲講舍刊三十八表本,正文共分三十八表。兩書均以“義例”為主線,從時、月、日的角度,以表的方式,對《春秋》進行了闡釋與改寫。是《王闿運全集》之一種。
本書共46篇,內容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曾子問、文王世子、禮運、禮器、郊特牲、內則、玉藻、明堂位、喪服小記弟、大傳弟、少儀等。
本書為《管子注》,是《王闿運全集》之一種。本書共24卷,以湖南省社科院圖書館館藏王闿運手稿本為底本。
本書以清光緒二年刻本為底本,分為疆域、事紀、田賦、建置、職官、人物、山水八卷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