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明代大儒湛若水(1466—1560)進呈給嘉靖皇帝的一部大型治國參考書。其本于《大學》“八條目”,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格,每格下各分子目,雜采五經、史傳、諸儒之語、明代諸帝祖訓,并附湛若水本人的按語。本書洋洋百卷,篇幅宏大,涉及修身、齊家、治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幾部進呈給皇帝
本書是在明代大儒湛若水各種文集的基礎上重編的一部湛若水文集。傳世的湛若水文集達六種之多,分藏海峽兩岸,長期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本書充分利用了這六種文集,首先按文體分類,各文體內部再以時間順序編排,并對不同版本文集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對校,極大便利了讀者使用。湛若水系明代著名思想家,又長期出仕,官至尚書,其漫長的人生中經歷了
在王陽明的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應屬《傳習錄》,它與《近思錄》同為宋明儒學雙璧。1967年,錢穆先生在題為《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的演講中,列舉國人必讀的經典,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其中,《傳習錄》作為王陽明的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距離當今最近的一部哲學經典
謫居龍場,頓悟圣道;巡撫南贛,平匪誅藩;回鄉(xiāng)守制,光大心學;總督兩廣,保境安民。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他無疑是一位左手執(zhí)書卷,右手持寶劍的豪杰,也是一位可稱為哲人與英雄的儒者。他那歷經千辛萬苦而悟得的寶貴思想,是切實可行且充滿生命力的,故而,能
孫應鰲一生著宏富,主要有《學孔精舍詩鈔》《學孔精舍匯稿》《淮海易讀》《春秋節(jié)要》《左粹題評》《四書近語》《律呂分解發(fā)明》《論學會編》《教秦語錄》《教秦總錄》《教秦緒言》《雍諭》《幽心瑤草》《道林先生粹言》《莊義要刪》《督學文集》《歸來漫興》等,均由明清學者刊行于世。本書是孫應鰲生平詩文集的總匯,以點校本形式出版。孫應鰲
王陽明是歷史上少有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人,其學術思想精髓《傳習錄》更是對后世影響巨大。要了解和讀懂王陽明,就不得不讀《傳習錄》;要讀懂《傳習錄》,就請先讀《傳習錄十講》!《傳習錄十講: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是對《傳習錄》的釋讀,共分為十講,主要包括“朱子與陽明到底有何關系?”“《朱子晚年定論》
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增訂本)
標注傳習錄
《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精選讀誦本)》精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部分經典及經典中的重點語句,內容包括《大學》原文、《中庸》原文、《論語》精選150句、《孟子》精選150句、《道德經》原文、陽明先生語錄精選150句。本書主要參考文獻有中華書局“中華經典藏書”版《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德經》,中華書局《四書章句集注》,
本書解讀陽明心學的傳世典籍《傳習錄》精華,闡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旨在讓今天的讀者輕松領悟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煉強大內心,走出迷茫,獲得完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