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曼(RaymondLaurelLindeman,1915—1942)以數(shù)學方式定量地表達了群落中營養(yǎng)級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理論模型,標志著生態(tài)學開始從定性走向定量,為生態(tài)學發(fā)展確立了理論取向,對當前的生態(tài)學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林德曼英年早逝,留世有數(shù)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是從事營養(yǎng)級研究的必讀經(jīng)典文獻
《海風下》是美國著名博物學家、環(huán)保運動之母、《寂靜的春天》作者蕾切爾.卡森的海洋三部曲的開篇之作,與《海之邊緣》《我們周圍的海洋》共同組成了超級暢銷的海洋三部曲。本書出版于1941年,在書中,卡森為我們描述了一部海洋生物遷徙的偉大史詩,她通過海洋生物的視覺,以優(yōu)美、細膩的筆觸描述了這樣一幅幅令人難忘的場景:濱鳥無視遙遠
《解讀地球密碼生命樂章:生物進化》圖文并茂,以化石切入,詳細介紹了生物的進化歷程。全書分六個章節(jié),首先從生物的概念入手介紹了什么是生命以及生物進化的規(guī)律。然后從生命的起源開始分動物、植物、人類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它們各自的進化和發(fā)展歷程,后簡述了生物的輻射和滅,并告誡我們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阻止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第六次物種
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在都柏林圣三一學院做了一個系列演講,旨在探討生命的物質基礎,并集結成書。一個叫沃森的年輕人看到這本書,深受啟發(fā),決定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1962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yī)學獎。這本書,就是《生命是什么》。1991年,與霍金齊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讀到此書后說:這本書“確實值
通過講述引領這場神經(jīng)革命的杰出人才背后的故事,作者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即將到來的、讓人吃驚的未來。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驚嘆、是討論,可能還有些許的驚慌失措,但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因為神經(jīng)革命將改變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是整個人類的世界。
生命科學導論(第3版)
在達爾文之前,世人無法解釋生命現(xiàn)象的起源,當時支配思想領域的觀念是,各種生物都是被造物主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物進化思想遠非達爾文首倡,甚至連達爾文的祖父都曾模糊地提到進化觀點,為什么今人一致認為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呢?因為達爾文曾在世界各地考察了5年,積累了豐富的證據(jù)。在《物種起源》中,通過對世界各地動物、植物和地質現(xiàn)
《水邊的自然課》系列是專門寫給中小學生的唯美圖鑒科普書,共5冊,本冊是《多樣的溪邊生物》。為小讀者們介紹了39種生活在溪流周圍的常見生物,包括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昆蟲等等。配圖是栩栩如生的寫實水彩圖,不僅逼真地展現(xiàn)形態(tài)特征,而且能讓讀者從藝術領域領略自然的奧秘和美麗。蛙中的貴族“青蛙王子”長什么樣?小龍蝦真的很臟
生物百科-那些頻臨滅絕的動物(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