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裴宜理、李零、榮新江等當今史學界名家之作。包括《實際工作中的卡爾·馬克思》、《后殖民史學》、《歷史變革和政治可能性——中西社會理論的比較》、《“世界主義”景觀與雙重帝國邊界上的都市社會》等文章。
《矚望新軸心時代: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匯集湯老于新舊世紀之交所撰論文、書序、演講以及訪談三十余篇,探討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儒學第三期發(fā)展等問題;尤其標舉反本開新這一重要的哲學命題,指出中華文明的復興之路在于緊緊抓住當今中西文明對話、激蕩的契機,反思、自省其傳統(tǒng)。打通中西古今,從而使國人在華夏文明豐厚遺產的基礎上重構核心價
本書包括堅持抗戰(zhàn)、思想文化、政治建設、國內經濟、國際經濟、教育評論、國際觀察七個部分。其中包括對組織民眾的兩點認識、迎頭趕上與科學化、民主主義之歷史的發(fā)展、談經濟動員、泛論英鎊貶值問題、今后各大學發(fā)展政治學系之我見、四國協(xié)定與歐局等文章。
以書求真?以文會友?精品學術文章集結《啟真3》分為五個部分,它們分別是:專題、書評、品書、書薦和編輯后記。收錄了以下文章:專題:埃涅阿斯傳說的演變高峰楓書評:“古今絕唱一書”——重溫《回憶維特根斯坦》高山杉尉遲酣書中的盛成回憶高山杉維塞爾:審慎的自由市場推崇者張旭昆品書:歷史上浙江私人藏書樓軼事周素子販賣知識——印刷出
《原道(第21輯)》研究對象從先秦的《尚書》、《大學》、《論語》到唐宋的《春秋》學,再到現(xiàn)代新儒家梁漱溟、牟宗三的經典著作。在這些解讀中,擺脫舊有中國哲學范式,尋求新的解讀可能,是作者們努力的方向。白立超、趙宏宇、王正等從政治學的角度出發(fā)著力探討儒家在中國哲學研究范式中被抽離掉的政治學意涵,高會霞從經學入手擺脫近代西方
鄧大松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在教書育人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教授長期從事經濟學、保險學和社會保障學的教學與研究。主講政治經濟學、資本論、保險學概論、社會保險、保險經營管理學、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社會保障理論專題、經典著作選讀等課程!斗e墨遠思:鄧大松文集(第2輯)》收錄了他的各種文集,共五六個專題,分別為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
《積墨遠思--鄧大松文集(第3輯)》分為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與衛(wèi)生經濟、特殊人群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五個部分。該書結合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實際情況,借鑒外國的經驗,詳細研究了我國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形成、發(fā)展及其改革,從僅覆蓋城市人群到覆蓋全國城鄉(xiāng)的全覆蓋的政策變化,并就如何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的社會保
《袁寶華文集·第4卷:文選(1988年1月—1992年7月)》為十卷本,匯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復東北工業(yè),制定和實施“一五”計劃,赴蘇談判156項工程,三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國民經濟調整,建立新中國物資管理體制,“文化大革命”期間國民經濟運行,改革開放期間國民經濟管理,企業(yè)整頓和改革,制定《企業(yè)法》,開創(chuàng)職工教育和M
《袁寶華文集·第5卷:文選(1992年8月—1996年12月)》為十卷本,匯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復東北工業(yè),制定和實施“一五”計劃,赴蘇談判156項工程,三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國民經濟調整,建立新中國物資管理體制,“文化大革命”期間國民經濟運行,改革開放期間國民經濟管理,企業(yè)整頓和改革,制定《企業(yè)法》,開創(chuàng)職工教育和
楊逢彬主編的《學鑒(第6輯)》共分“古典新論”、“經史抉微”、“諸子學衡”、“四庫專論”、“典籍辨?zhèn)巍、“文化?chuàng)新”、“人文新論”七個欄目,收錄文章11篇,除《健康的研究——未來醫(yī)學導論》外,均為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專論,或宏觀闡發(fā)元典之精義,或微觀辨析古著之真?zhèn),言之有?jù),成一家之言。七位學者均為當代中青年才俊,均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