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選碑刻拓本及墨跡傳本均為擇取善本,匯聚歷代集評碑帖善本資料于一體,繁簡釋讀,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頁掛圖。《史晨碑》是刊刻于東漢建寧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稱《史晨前后碑》,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xiàn)存于漢魏碑刻陳列館。此碑為圓首碑,有額,額高34厘米,無字,碑身高173.5厘米,寬85厘米,厚23.5厘米
本書所選碑刻拓本及墨跡傳本均為擇取善本,匯聚歷代集評碑帖善本資料于一體,繁簡釋讀,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頁掛圖,是書法臨摹、欣賞的范本!抖Y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156)立,F(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234厘米,寬105厘米。碑陽16行,行36字,碑陰3列,列17行;左側3列,列4行;右側4列,
本書主要介紹2023年北京懷柔區(qū)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大賽的優(yōu)秀作品,此次活動是中國國家畫院和懷柔區(qū)合作開展書法進校園活動的成果展示。書中的作品有參展老師、參展學生、指導教師的作品,書寫的內容健康向上,書中充分展現(xiàn)出學校與中國國家畫院教育合作的碩果及師生藝術風采,師生共同展示學習的成果,進行學習交流,也對書法藝術進行了很好
本書是研究先秦載體書法的理論專著。先秦時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和初步發(fā)展時期,也是書法面貌較為豐富的一個時期,這與其書法載體的多樣化不無直接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書法的發(fā)展史也是文字載體的演變史。本書以載體為考察對象,載體關系到筆法、字形、形式構成等因素,時下少有人涉及,故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獻價值。本書所涉及甲骨、金
本書所收書法作品上起三國,下迄前涼,總計三百余幅作品。除序言、總目錄外,有概論和專論、作品圖版、圖版考釋、年表、器物與作品出土分布示意圖等內容。魏晉南北朝磚文具有重要的文獻學、歷史書、藝術學價值,為考訂文字、厘定歷史、研究早期書法史提供寶貴資料。本書在整理歸納大量魏晉南北銘刻書跡的基礎上,探討了這些書跡的書寫形式與字體
本書是對漢字藝術的綱要性介紹,內容包括漢字藝術概說、書法藝術概說、中國現(xiàn)代書法的相關基礎性介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是讀者了解漢字藝術的入門性著作。本書以“提綱概要”的形式,講述漢字藝術的內涵并探討其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期待有更多關于漢字藝術的評論文章與研究著作問世。甚至可以從更宏觀的維度,對漢字及其衍生出的各種
本書從篆法、筆法、字法、章法等角度解讀漢代篆書代表作《袁安碑》!对脖匪嬷郑挚谌缧,筆畫起承轉合處清晰可辨,如見墨痕,是學習篆書的善本。作者以《說文》為依據,并以秦漢文字為佐證,考釋了《袁安碑》篆法正誤;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解讀了《袁安碑》的筆法、字法;以古代經典篆書作品為例,賞析了常見的書法章
歷代篆刻精品選輯
本書收錄眾多宋元時期的印譜,基本上沿襲了隋唐時期的印式。
中國篆刻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制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本書為《戰(zhàn)國印》,所選印章,基本是六國的璽印,其風格多樣。書中從印章的風格、章法、刀法、篆法以及印語,進行解讀、賞析,使讀者在欣賞篆刻美的同時,更能提升自己的篆刻技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