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滿足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學習黨紀法規(guī)的需要,我們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黨紀法規(guī)中的重點內容,匯編形成《圖說紀檢監(jiān)察》,立體呈現(xiàn)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應知應會的基礎
本書采取歷史考察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農村流動黨員作為對象,深入剖析,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全書以城鎮(zhèn)化理論為基礎,從宏觀層面對農村流動黨員形成的歷史原因進行全面考察,梳理農村流動黨員發(fā)展的主要脈絡以及黨對農村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探索歷程。同時對農村流動黨員的群體概貌進行描述性分析,根據(jù)黨員遷移的內
本書圍繞做好新時代共青團工作,詳細介紹了12種方法,即主題教育工作法、實踐育人工作法、典型引領工作法、分層分類工作法、調查研究工作法、組織功能工作法、完善制度工作法、辦實事解難事工作法、扎根青年工作法、塑造品牌工作法、資源整合工作法、榮譽激勵工作法等。
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問題作出深入淺出的闡釋。首先概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基礎性地位作用和建立該制度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進而分析了黨成立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tài)化持續(xù)化制度化的思想、實踐和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
強大且非凡的社會號召力一直是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治優(yōu)勢和制勝法寶。本書立足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合理借鑒政黨與社會關系的一般理論,在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和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深入剖析了中國共產黨社會號召力的基本內涵、內在構成和影響因素,系統(tǒng)解析了新時代提升中國共產黨社會號召力的
本書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為研究場景,立足國有企業(yè)黨組織治理功能這一核心主題,堅持問題導向,交叉運用管理學、黨史黨建與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充分結合“點線面”三維研究范式,系統(tǒng)梳理中國共產黨領導國有企業(yè)的政策演進規(guī)律,深入總結國有企業(yè)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的理論基礎和典型經驗。在此基礎上,圍繞國有企業(yè)“五力”提升目標,凝練了新
本書為2023年度習近平重要講話單行本的合訂本,收入我社2023年出版的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單行本10種、11篇,包括《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23年3月13日)》《攜手同行現(xiàn)代化之路(2023年3月15日,北京)》《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23年4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fā)地。百年來,黨在上海留下了珍貴的紅色印記,紅色基因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脈,鑄造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紅色之魂。為全面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上海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階段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偉大成就,為上海在新時代中國發(fā)展壯闊新征程中創(chuàng)造新奇跡、展現(xiàn)新氣象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編寫出版
1949年夏,渡江戰(zhàn)役勝利后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受命解放大西南。出征前,劉伯承、鄧小平決定從中央和老區(qū)選調一批新聞、郵電、財經、公安等方面的干部,同時招收上海、南京的大中學生、青年職工,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1.7萬余名老干部和來自寧滬杭的進步青年,隨戰(zhàn)斗部隊向大西南挺進。 1949年10月,自貢
本書作者遵循《黨章》和黨支部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要求,結合自己從教近三十年、做專職黨支部書記近十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小學黨建工作進行介紹,包括中小學校黨組織的地位作用、主要職責和制度機制、黨組織的設置、黨員隊伍建設、德育思政工作等,并附大量黨建工作實踐案例、工作流程圖和常用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