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4年的刺繡出版物中,特別精選了在讀者中人氣極高的女孩浪漫主題的刺繡圖案,重新歸納整理集結成冊。書中既包含了禮服、化妝品、羽毛等紗布圖案,又有公主、頭飾等優(yōu)雅圖案,還包含了玫瑰等各種花卉圖案。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了花邊、星星、雪花、字母等適合搭配使用的單點圖案,通過多個章節(jié)共收錄了353款豐富多樣的刺繡圖案。
本書為日本知名作家樋口愉美子的刺繡作品。書中詳細介紹了一年四季(1-12個月)的花草刺繡作品。每個季節(jié)都有代表的花草植物,如何將他們變成形象生動的刺繡作品呢?趕快來和樋口愉美子老師一起學習吧。
歐根紗是一種半透明的紗,輕柔纖細,但質地結實、有一定硬度,很適合用來做刺繡,成品有種高雅的透明感。 本書以歐根紗為繡布,用繡線、珠子、亮片結合刺繡做出了多種靚麗的飾品,有領針、胸針、項鏈、手鏈、發(fā)夾、發(fā)釵、耳釘、耳環(huán)、頭花等。刺繡圖案有蝴蝶和各種花草,包括紫羅蘭、三葉草、櫻花、秋牡丹、向日葵、勿忘草、露草、郁金香
威廉·莫里斯,作為19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新工藝運動發(fā)起人,現代設計之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600多款墻紙、紡織品和刺繡圖案,150多種彩繪玻璃窗,650多種邊框和裝飾物,以及眾多的家具。人們稱他的紋樣為“莫里斯紋樣”。他認為自然就是樸素無華,就是未被加工、未經雕琢、天然存在的真實,反對維多利亞時代的裝飾過度;他提倡
《非主流設計史:1851年以來西方現代手造設計理念的演變》由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劉華年所著,講述工業(yè)革命以來手造設計所經歷的一次次變革和演進,全書分為緣起19世紀末現代手造設計的興起手造設計領域的唯美主義設計理念手造設計領域的形式主義實驗和民藝復興理念工作室手造運動的興起手造設計領域的個性化設計理念結論等7個章節(jié),詳述了
無心的創(chuàng)造 本書收錄有柳宗悅、高村光太郎、谷崎潤一郎等13位作家對日常之器的論述,器物之美不僅體現在其藝術價值上,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實際用途。 對制作器物的工匠來說,制作的初衷只是為了奉獻,而非為了功成名就,他們只是沿襲上一輩的做法,將傳統傳承下來。他們不曾學習過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沒有考慮過如何去創(chuàng)造美,在他們的作品中
該書是作者負責主持的“2020年中國美術學院基本科研項目唐詩之路重點支持的項目之一‘錢塘江詩路:此岸與彼岸’計劃”的總結文本,該計劃既是一場集成了文史研究、社會美育、地區(qū)發(fā)展等不同命題,探索錢塘江流域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聯合研究與實踐,亦是以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院本碩學生和教師為實踐主體進行的一次結合了文化研究與社會調查
手中的一帶一路
本書是日本刺繡暢銷書《愛刺繡》系列的第28期,分為三個專集,旅行與刺繡,應季而變的墻面裝飾、繡繃的裝飾方法。作品上突出了裝飾性和實用性,有掛飾、框畫、胸飾、手提包、茶具套裝、墊布等,都是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小物。書中還有法國、波蘭、意大利、荷蘭等世界各地的特色刺繡介紹,精彩板塊依舊,青木老師帶我們探訪香味工房,近距離接觸
本書是從日本寶庫社引進的版權,由著名刺子繡作家sashikonami著。從傳統紋樣到原創(chuàng)紋樣,本書收錄了47款圖案,一共67款運用小針繡和穿線繡技法制作的布巾及日用小物。傳統的刺子繡是在舊牛仔布或者藍色、黑色等深色調的布面上就行刺繡。正如其名所言,色彩繽紛,本書將傳統刺子繡做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使用淺色布和彩色線制作,作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