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述了我國海域甲藻門甲藻綱的一個大目——多甲藻目的海洋甲藻,共5科、1亞科以及1未確定科,共計14屬168種。詳細描述了各種的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生態(tài)特點和出現(xiàn)時間,對于相似的物種進行了比較區(qū)分,對于不同的分類觀點也給予了討論。每個物種都附有手繪圖片,絕大多數(shù)物種還攝有實物照片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圖片。
本書收錄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311種(含種下分類單位),包括5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20種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廣東省234種野生蘭科植物。植物種類介紹以圖片為主,輔以簡短文字說明,力求方便實用,便于鑒別對照。
書中采用古生物、考古、現(xiàn)代動植物研究,以及14C斷代法、孢粉分析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與多種研究方法,尤其是古文獻記載結合實地考察方法,對中國歷史時期的森林、竹林和柑橘、荔枝等植物與海洋動物、揚子鱷、孔雀、鸚鵡、亞洲象、大熊貓、野馬、野驢、雙峰駝、麝、獐、長臂猿、金絲猴和犀牛等瀕;蛞褱缃^的珍稀野生動物進行了物種鑒別,深入
《植物園學導論》共6章,系統(tǒng)地闡述了植物園的起源和發(fā)展、植物引種馴化和資源開發(fā)利用、植物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植物景觀建設和園藝展示、植物的遷地保護以及植物園的經(jīng)營和管理等內容。同時,針對我國植物園建設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還以擴展閱讀的方式在相關章節(jié)分別介紹了東西方園林的差異;草坪和花境的起源、發(fā)展及其在植物園景觀建設中的應用;
本書在九峰地區(qū)60年林業(y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提出“科技植物資源”的重要概念,詳細論述九峰森林植物本底調查、林木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林木品種遺傳改良及繁殖技術、豐產高效栽培試驗、遺傳多樣性、森林保護、園林花卉、木材利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分析九峰科技植物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科技植物保護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科學普及價值等,
本書是科普基地建立的配套項目。杜鵑花是螺髻山4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qū)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端拇蓣偕蕉霹N花》在實地調查、標本采集及詳細鑒定的基礎上介紹了螺髻山自然分布的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29種1亞種3變種,內容包含每一種的中文名、學名,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及生態(tài)習性,并提供了生境、植株、花、花解剖、葉及果等的相關實物照片。
全書共分為16章,詳細介紹種子植物形態(tài)解剖結構、植物大類群的起源與演化、種子植物分類以及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在保證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聯(lián)系生產實際的部分,并采用編者原創(chuàng)彩圖,形象直觀,把微觀的、不易理解的的現(xiàn)象連貫起來。本教材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以及其他相關單位植物學方面的教學參考書。
本書在介紹植物分類學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精選植物彩色照片800余張,涵蓋種子植物150余科,300余屬,600余種。所選植物種類涵蓋中國范圍,少量是周邊國家的種類。本書在介紹植物分類學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精選植物彩色照片800余張,涵蓋種子植物150余科,300余屬,600余種。所選植物種類涵蓋中國范圍,少量是周邊
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qū)科學基金項目"瀕危植物香果樹生殖生態(tài)學特征及恢復機制研究"(31360145)及"瀕危植物香果樹無性繁殖及其適應策略研究"(31860200)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著者連續(xù)十余年對香果樹(EmmenopteryshenryiOliv.)進行野外調查研究及室內實驗研究的成果總結。全書共10章,從植物
《時間圖譜百科全書》叢書,以俱樂部的形式請小讀者跟隨書中的科學家重返遠古時代,探尋早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生物的起源與演化。書后更附贈長達1.8米的拉頁,梳理出了一條完整而邏輯明確的時間線。翻開書,隨即呈現(xiàn)的,是一場刺激而迷人的古今生物探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