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擁有2000余萬抖音粉絲的小兒皮膚科專家張文鶴,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專業(yè)講授小兒護膚常識和小兒皮膚病診療須知。全書分為皮膚基礎知識篇和鶴叔護膚妙方篇。前篇針對小兒皮膚薄、嬌嫩、容易干燥、更易受傷害等特點,提出專家保養(yǎng)對策;后篇針對疹子、膿腫、痤瘡、水皰、過敏等小兒常見皮膚病,以及讓父母們糾結、擔心的小兒皮膚常見問題,
《四川藥用植物原色圖譜》本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傉摪ǎ核拇ㄖ兴庂Y源藥用植物生態(tài),藥用植物的采集,蠟葉標本的裝訂與保存,藥用動植物數(shù)碼攝影,中藥材傳統(tǒng)鑒別經驗。各論由圖譜和文字組成,共計收載四川省藥用植物171科1178種,有圖譜圖名,每一藥用植物記述了名稱,來源,植物形態(tài)要點,功能主治和附注!端拇ㄋ幱弥参镌珗D譜》本
本書是作為一方名醫(yī)的謝天心幾十年從事中醫(yī)工作的有著總結性意味的一部著作,是作者一輩子醫(yī)療實踐的結晶,凝聚了其畢生心血。它講述了中醫(yī)的四診辨證和諸病治療上的事,涉及到用于治療各種疾病的800余張藥方,同時也說到了未加命名的一些有效藥方和單方的療病情況。中國古典醫(yī)學內容非常龐雜,并且良莠不齊。作者對精選出最核心的藥方進行了
本書的內容極為豐富,秘驗方581首,涉及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男7科159種疾病。每方分為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減、點評、驗案、簡介9部分。方名大部分以中醫(yī)傳統(tǒng)方式命名,一部分以西醫(yī)病名命名,一部分以中西醫(yī)結合方式命名;組成中的藥物和劑量,令人回味、令人贊嘆;功效與主治,體現(xiàn)了中醫(yī)療效的關鍵所在辨證論治
本書分為4個部分。部分為驗方心悟,將國醫(yī)大師驗方按肺系病證、心系病證、肝膽病證、脾胃病證、腎系病證、腦病證、肢體經絡病證、氣血津液病證、外科病證、婦產科病證以及五官科病證11章進行歸類整理,每章后按病證分節(jié)介紹國醫(yī)大師治療該病證的驗方,每方均介紹其組成(部分含劑量)、用法、功效和主治,著重介紹國醫(yī)大師應用驗方的心悟,部
《神農本草經》全書共分為四卷。卷為藥物學總論,第二至四卷為藥物各論。書中所載藥物共365味,據(jù)各藥藥性、功效等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藥120種,中品藥120種,下品藥125種。各品又按藥物的來源分類,全書載草木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書中對各藥的性味、功效、主治、配伍原則及應用宜忌等皆做了論述
本書精選100余種中國古代嶺南地區(qū)傳統(tǒng)道地藥材與經嶺南傳入中國的藥物,配以摘自《本草品匯精要》《補遺雷公炮制便覽》《金石昆蟲草木狀》等珍稀彩色本草圖譜典籍的800余幅圖片,對各藥材從名稱、來源、原植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各家論述等方面予以解釋說明。全書帶領讀者走進神秘而充滿生命力的中醫(yī)藥世界,了解嶺南傳統(tǒng)道地藥材和外
2017年實施的《廣東省嶺南中藥材保護條例》要求保護的首批八種中藥材為化橘紅、廣陳皮、陽春砂、廣藿香、巴戟天、沉香、廣佛手、何首烏。本書以此八種嶺南道地藥材為研究對象,從文獻學、本草學、栽培歷史等角度概述,從基原鑒定、生藥學特征、品種變遷等方面進行資源調查,從加工炮制、種植、制劑、化學成分、藥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進行研究,
本書系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張至順道長在修道和學醫(yī)以濟貧苦的過程中,記錄摘抄所匯的古今驗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驗。現(xiàn)感于時世多病,公諸于眾,愿助世人療疾養(yǎng)身,減少病苦。 此次再版,在原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師父過去常用的清代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中的方劑,供有需要的人和有志于從醫(yī)及有一定中醫(yī)基礎者研究學習。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包含3種子書,共10卷。子書一以現(xiàn)代病癥分類介紹我國中成藥名方,共8卷,分別為:①心血管神經精神卷,②呼吸消化卷,③內分泌代謝、風濕免疫、泌尿男生殖卷,④外科皮膚科卷,⑤婦產科卷,⑥五官科卷,⑦腫瘤血液卷,⑧兒科卷;子書二共1卷,為子書一的精華本;子書三共1卷,為子書二的英文版。本叢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