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作為中國歷史發(fā)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復雜狀況是中國歷史上靠前的。本書論述了這個動蕩時代各派人物及其思想背景、治學方法、民族思想、哲學思想等,堪稱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的典范性著作。本書還收錄了《春秋戰(zhàn)國思想史話》以及附《民族哲學雜話》。《春秋戰(zhàn)國思想史話》是作者嵇文甫先生特意為青年朋友們寫的,具體分為“春秋戰(zhàn)國——
本書從價值觀的角度,對儒學的內在文化精神與主導原則作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理論思考。以天人之辯為儒家價值體系的邏輯起點,本書考察了儒家對力命、群己、義利、理欲等關系以及道德原則的性與相對性關系的理解,由此進一步分析了作為儒家價值追求目標的人格理想。通過揭示儒家以善的追求為軸心的價值體系以及這一體系在歷史中的演化過程,本書同時展
本書繼承以西方傳統(tǒng)本體論哲學為參照而研究魏晉玄學和郭象哲學的學術理路,在學界前人,以及本人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試圖對郭象哲學的核心性命題一一獨化而相因作出個人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然后再將這一思想原則應用于對郭象思想之安命觀、無為論、因循論、圣人跡冥觀等理論環(huán)節(jié)的解讀上。另外,針對學界以郭象哲學沒有工夫論,是庸俗的安命論哲學
內容簡介 《紅色年輪(1921-2021)》以時間為線,以事系年,每一年選取一至三件重要事件,在每年事件的選取上作者獨具匠心,將黨史和國史糅為有機整體。近代以后,中國外有西方列強入侵,內則封建統(tǒng)治腐敗,軍閥割據(jù),中華民族遭受了靠前的苦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本
“無”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之一,歷來受到哲學家們的青睞。本書從甲骨文“無”的內涵入手,以老子、莊子、黃老學派和王弼的哲學思想創(chuàng)新為研究對象,考察了道家先哲何以言“無”、又如何言“無”。全書從生成論、認識論、治國論、本體論等維度,探索了“無”的豐富內涵意蘊。通過對“無”的哲學考察,可以看到,經過老子、莊子、黃老學派
本書為研究墨子哲學思想與墨家科學的學術作品。書稿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墨子哲學,墨子哲學思想經涉及到本體論(包括宇宙、物質論),認識論、方法論、倫理學等哲學核心問題,且其思想觀點當系統(tǒng)豐富和深刻。本部分分五個小節(jié),從道與法的層面分述墨子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和倫理觀。第二部分是墨家科學,墨子基礎科學理論主要包
本書稿從孔子、《五行》、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倫理思想出發(fā),揭示了他們之間存在著的內在關聯(lián),指出孟、荀二人的倫理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五行》等的倫理思想。在此基礎上討論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的性質問題,以及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當代詮釋面臨的問題。
本書編注者對《四書》進行了分類解讀,將所有條目編號,按主題的不同進行了分類,對原文進行大意講解、簡評,并注釋疑難字!洞髮W》分大道、修身、治國、財用四類,《中庸》分中庸之道、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學習之道、禮孝之道、至誠之道五類,《孟子》分論圣賢、論為人、論處世、論修身、論君子、論治國等十四類,《論語》則分為為學、為政、
《老子莊子選》是編者王財貴先生將《老子》八十一章和《莊子》內七篇及天下篇編輯而成!独献印废鄠魇抢献颖艿湷龊汝P時,應當?shù)乜偙仓,留下的五千言文字。它以道法自然為核心,闡述了如何讓人們的個人修身達到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
《莊子(中世雙語)》,是棗莊學院中國文化傳播與研究系列叢書中的第三本,之前曾與我社合作出版過《聊齋志異》世界語版,在圈內評價不錯。《莊子》是一部比較難翻譯的著作之一,由古文到白話文的翻譯便是專家學者爭議的話題之一,棗莊學院此次參考了英語、日語的譯本,用世界語這門獨特的語言翻譯出來,這里不僅有莊子對自然美學的描述,也有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