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章法布局幾個大的方面分類進行講解,通過描紅與臨寫兩種基本練字形式,讓學生全面掌握正楷的寫字要領,循序漸進地練好字,拓展?jié)h字文化,豐富語文知識。字帖根據書寫的基本要求進行分類講解,內容緊扣書寫要點,加強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大大提高學生書寫的能力,全書例字都是司馬彥老師根據漢字結構特點精心挑選的
本書共收錄7篇特邀論文和24篇入選論文,旨在站在一個學術邏輯的立場,以宏觀的視野,從知識譜系轉向學理、轉向一門學問之所以成立的依據和理由,深入挖掘、研究“書法學”學科建設相關的本體問題,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沙孟海先生的學術精神和藝術品格,推進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本書作者以鳥蟲篆創(chuàng)作完成《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的五百四十方印章。此舉開篆刻史之先河,是一部可以填補中國3000多年篆刻史空白的偉大作品。它為鳥蟲篆的傳承和發(fā)揚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是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又一經典力作。
本書包含書法簡史、書法理論、書法美學、書法批評、書法鑒賞、器用技法、臨摹創(chuàng)作、書法教育共八個內容,包含了書法核心的理論和技法內容。八個內容中每個內容基本有50篇左右的篇幅,每篇2000字左右,以歷史順序梳理書法的歷史、書法理論、書法批評、書法鑒賞等內容;以問題為導,梳理書法美學、器用技法、臨摹創(chuàng)作、書法教育等內容,深入
本書以其獨有的字形特征在漢碑中可謂翹楚,用筆多以方筆為主。本書選取《張遷碑》中代表性的30個范字以及原拓,北師大博導虞老師隨講隨寫,著重講此碑的筆畫及結字特點,如何去尋找字心、字眼,從而感受漢隸的書寫之美。本書選用的是經典的版本,圖版清晰,字口清楚,是比較好的、適合初學者及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專業(yè)人士的較佳范本之一。書稿配
本書共分為六個篇章,分別為書論篇、書史篇、書體篇、技法篇、器用篇、篆刻篇。相較于同類書,更為全面、系統(tǒng)。內容緊跟學術前沿,確保不遺漏最新研究成果。書中提出的問題針對性強,都是我們在書法學習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比較適合書法初學者及書法愛好者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者的書法理論水平,沿著一個正確的方向走下去。書中內容采用圖文
本書匯集著名學者、書法家黃惇學術、評論文章、講演稿及隨筆四十篇,內容涵蓋書法篆刻的歷史與創(chuàng)作、書法教育、師友交往等諸多方面,較為全面地展現了黃惇書法篆刻史論研究、教學及創(chuàng)作方面的心得體會與成果。
中國的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優(yōu)良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770前221)。2009年,中國篆刻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書是李剛田先生深入淺出談
本書主要選擇了出土于山東省境內的四塊魏晉、隋唐時期的經典墓志書法!斗繌┰偰怪尽诽曝懹^五年(公元631年)刻。書體為隸楷書,書寫用筆極為活潑,結體寬博,體勢平正,風格典雅且獨特。現藏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書第5輯將載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選擇了出土于山東省境內的四塊魏晉、隋唐時期的經典墓志書法!秳㈧o憐墓志》東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圓轉,方圓相間,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渾成、生動飄逸。現藏山東省壽光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