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材料及其應用》依據(jù)國家新頒布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混凝土結構防火涂料》(GB28375—2012)、《電纜防火涂料》(GB28374—201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等標準進行編寫,主要介紹了材料燃燒與阻燃基礎、建筑防火板材及應用、建
《材料力學/高等學校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理工科非力學專業(yè)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的!恫牧狭W/高等學校教材》內容包括緒論、桿件的內力、固體力學中的基本概念、桿件的拉伸與壓縮、軸的扭轉、粱的彎曲應力、梁的彎曲變形、應力與應變狀態(tài)分析、強度理論、彈性
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與應用的核心問題是高品質制備、性能與功能設計、界面控制三大問題。目前國內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還是以制備技術和材料性能提高為主的,性能設計和功能設計才剛剛開始。本書總結了著者30余年的成果針對這三大問題,以金屬基復合材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圖以哲學思想)作為主線展開著者的研究思路和發(fā)明過程,進一步闡述已經(jīng)逐
本專著結合自己近10年的研究成果進行編寫,其主要內容包括:(1)修正連續(xù)介質模型;(2)動力系統(tǒng)分支理論;(3)基于彈性梁模型的輸流多壁碳納米管的動力學特性研究;(4)基于彈性殼模型的充流多壁碳納米管動力學特性研究;(5)充流多壁碳納米管的非線性振動特性研究。
碳纖維增韌碳化硅復合材料(C/C-SiC),是一種應現(xiàn)代航天航空科技發(fā)展而涌現(xiàn)出來的新型復合材料。20世紀90年代中期,C/C-SiC復合材料開始應用于摩擦領域,成為最新一代高性能制動材料引起科研工作者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迅速引起了我國和德、美、日等國研究者的青睞。自2001年以來,中南大學研制的C/C-SiC制動材料在
本書以功能材料為主線,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全書共分7章,主要內容有緒論、磁性材料制備工藝、非晶態(tài)材料制備工藝、納米材料制備工藝、陶瓷材料制備工藝、功能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備工藝。本書的攥寫目的是向讀者介紹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制備方法,使讀者能熟練處理功能材料制備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
《無機非金屬材料學》以材料的組成一工藝一結構.性能一效能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線,系統(tǒng)介紹了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無機非金屬基復合材料這幾種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備原理、組織結構、性能特點和用途等理論知識,并扼要介紹了幾種材料的新發(fā)展動態(tài)。 《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可作為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本
《材料力學(少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是作者張新占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力學系列課程的要求,結合多年的力學教學實踐,按土建、機械兩類專業(yè)的少學時要求編寫的。本書基本內容包括:緒論、軸向拉伸與壓縮、截面幾何性質、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分析與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軒穩(wěn)定和動荷載
本書是作者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力學系列課程的要求,結合多年的力學教學實踐,按土建、機械兩類專業(yè)的要求編寫的。 本書基本內容包括:緒論、軸向拉伸與壓縮、截面幾何性質、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和應變分析與強度理論、組合變形、能量方法、壓軒穩(wěn)定、動荷載、疲勞強度與斷裂和極限荷載等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習題集(第2版)》共12章,內容包括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過程簡介、金屬的性能、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鐵碳合金相圖、非合金鋼、鋼的熱處理、低合金鋼與合金鋼、鑄鐵、非鐵金屬及其合金、粉末冶金、非金屬材料和新材料簡介等!豆こ滩牧霞盁崽幚砹曨}集(第2版)》覆蓋主教材各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的教學要求,題型種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