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近一年時間的組稿、審稿和編輯加工,《文學理論前沿》第七輯馬上就要與專業(yè)文學理論工作者和廣大讀者見面了。我像以往一樣在此重申,本叢刊作為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的會刊,由學會委托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負責編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由于目前國際文學理論學會尚無一家學術刊物,而且該學會秘書處又設在中國清華大學(王寧任
《話語的修辭、變異及重構》主要分析了在“新時期”之初(1977-1984年)文學話語的轉型與重構問題,探討話語關系及話語格局的變異和重建。本書主要論述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和啟蒙話語的不同歷史述立場,探討意識形態(tài)話語所確定的話語“規(guī)范”和“邊界”問題,分
《比較文學概論(第2版)》共分5個章節(jié),主要對比較文學概論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比較文學的定義和功能、比較文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比較文學的基本類型和研究方法、文學范圍內比較研究的若干領域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本書是文藝評論類文集,以文學評論為主,兼及藝術理論,編輯出版。文集內容豐富,學術視野開闊,文筆娟秀,優(yōu)美典雅,具較好可讀性。
本教材系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審定小學教育專業(yè)文科方向必修教材,根據(jù)教育部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方案編寫,內容涉及文學的本質與功能,文學演變、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風格流派與思潮,文學作品結構、體裁與類型,文學欣賞與批評等。本教材針對小學教育專業(yè)編寫,注重先進性、針對性、實踐性,使學生在掌握文學基本理論的前提下,進而掌握文學作品的閱讀
本書是一部有力度的文學翻譯批評專著。作者在思考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哲學基礎并進一步追索學科前沿問題的時候,運用多學科關照的建構視野,綜合性地審視當前典型的文學翻譯現(xiàn)象,提出鑒賞性和研究性相結合的文學翻譯批評概念,初步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學翻譯批評的理論框架。另一方面,他以古今詩歌翻譯為原型啟發(fā),兼顧理論建構性和學術批判性的
《從形式回到歷史》不同于一般的文論史和教材類著作,它包含了作者多年研究文學理論的心得體會。本書立論新穎,觀點獨特,論述詳盡,涉及題材廣泛。從文藝的根本問題到各個文學學科的體制建構,這部著作都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作者在如下幾個方面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一、提出在中國流行的普遍主義的文學性概念是現(xiàn)代性認同的產(chǎn)物,而文學作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