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潮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技術經(jīng)過實踐檢驗,具有良好的應用!讹L暴潮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與實踐:以河北省為例》提供的相關研究成果已于2008年年底提交河北省海洋局應用。2009年4月15日渤海遭受一次強溫帶風暴潮過程,滄州市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根據(jù)風暴潮災害風險圖,啟動相應的災害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將預警通報給預計受影響地區(qū)的企
本書基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的最新調查資料,參考歷史資料,對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鍵生物種類進行了匯總,并對其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功能和在島礁生態(tài)修復工程中的應用價值和潛力進行了描述和評價。本書共包含25個綱的310個物種,包括珊瑚、硨磲、鈣化藻、魚類、甲殼類、貝類等所有常見大型海洋生物。區(qū)別于常見的物
本書是對近10余年來在國家“863專項”、“908專項”、財政部海洋公益專項、國家海洋局業(yè)務化專項、國家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專項和浙江省、河北省海洋專項資金支持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全面的總結。
百尺巨浪,在富有傳奇色彩的沖浪者萊爾德漢密爾頓眼里意味著極限挑戰(zhàn),而對于研究海浪的科學家來說,這則代表了海洋中真正令人恐懼之物。作者環(huán)游世界,與漢密爾頓團隊一起追尋這些海洋中的龐然大物,親歷了各種生死攸關的時刻,親眼見證滔天巨浪的壯觀神秘。精彩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露出*殘酷的面目時,人類與之對抗的不屈身姿。
《中國海岸侵蝕脆弱性評價及示范應用》是一部較系統(tǒng)的中國海岸侵蝕論著,寫作過程中除吸收大量國內外研究成果和新理念外,更注重作者團隊多年調查和觀測成果的應用和總結。全書內容共分i部分。第一篇:總論,歸納了海岸侵蝕現(xiàn)象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與分類,提出的海岸侵蝕定義,明確指出是海岸組成物質趨于易虧損狀態(tài)的脆弱性改變,并提出我國海岸侵
本書分八章,內容包括:珊瑚礁生態(tài)修復技術的目標與應用范圍;珊瑚礁生態(tài)修復的步驟;造礁石珊瑚的有性繁殖技術;造礁石珊瑚的無性培殖技術;造礁石珊瑚底播移植技術等。
多彩珊瑚礁生物
《潮汐表(20204冊太平洋及其鄰近海域)》包括三個部分,除了能讓用戶了解港口的潮汐狀況,還間接列出了每個港口的潮汐特征數(shù)據(jù),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潮汐表結合使用的專用圖表!冻毕恚20204冊太平洋及其鄰近海域)》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編制共6冊,分為中國沿岸3冊和世界大洋區(qū)域3冊。本冊為太平洋及其鄰近海域。
礦產(chǎn)資源勘查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高產(chǎn)出的活動。相對于陸地,洋中脊多金屬硫化物勘查的情況更為復雜,開采難度也更大。由于海上勘查投入巨大,加上洋中脊多金屬硫化物的勘查和評價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與之相關的理論基礎和方法研究尚不成熟,用于資源勘查的技術手段也相對匱乏,因此洋中脊多金屬硫化物的勘查難度很大、風險很高。目前各國還
《海嘯災害/院士談減輕自然災害》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頤新創(chuàng)作的科普讀物,詳細、生動,講述了什么是海嘯,海嘯的特點、海嘯的破壞性、減輕海嘯災害,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重大海嘯事件,給人啟迪。全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科學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兼具,是一本經(jīng)典的教科書式的科普圖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