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歷代名家扇面繪畫作品百余幅,印制清晰,裝幀精美,值得讀者珍藏。
本書收錄了《貴陽“城市零件”》《群體平庸、個體崛起——中國當代藝術當下現(xiàn)狀分析》《當代藝術與都市文化的邏輯——以成都的藝術生態(tài)為例》等演講。
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藝術家們總會通過一些手段或媒介(技巧、裱框、結構、形式、風格以及圖示等),更好地表達藝術作品的精髓!独L畫鑒賞方法》《版畫鑒賞方法》《藝術風格鑒賞方法》《藝術流派鑒賞方法》《建筑鑒賞方法》這五本書,以圖解的形式幫助我們了解藝術家詮釋作品的方式,從而讀懂藝術作品。在18世紀,由于一種全新的對自我認知的共鳴
《李如/當代藝術大家》一書精選李如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人物、風景等30余幅油畫作品,作者筆法精妙,筆力彰顯獨特的風格,場景氣勢恢弘,山川大氣磅礴,河流蜿蜒流暢、人物細致傳神。每幅作品都透露著獨有的現(xiàn)代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足見作者的功力。
西方現(xiàn)代藝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真正進入中國專業(yè)人士的視野。而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至今仍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本書以簡短的篇幅介紹了19世紀中期以來的各種藝術流派,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xiàn)主義、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構成主義、風格派、包豪斯、巴黎畫派、達達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抽象表現(xiàn)主義等,在編寫過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chuàng)作大展作品集》主要內容為201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chuàng)作大展”參展作品集,主要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chuàng)作譚平、田黎明、楊飛云、管峻、駱芃芃、吳為山、何家英、朱樂耕、陳孟昕、郭怡孮、劉萬鳴、朱春林、徐青峰、郅敏、韓學中、楊濤等110余位藝術家的300余件作品的作品圖片、藝術家簡介等。
《中國公共藝術年鑒2015》是我國首部以公共藝術為主題的大型專業(yè)性年鑒,全面匯總公共藝術學術動向,客觀記錄年度中國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與研究的主要成果!2015中國公共藝術年鑒》主要欄目包括:2015公共藝術優(yōu)秀作品、2000—2014公共藝術優(yōu)秀作品選、“公共藝術”的藝術、經典檔案、研究論文、理論探索、書籍出版,以及200
上海攝影的歷史并不長,但在整個中國的攝影歷史中,卻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一章。作為攝影術*早傳入的地域之一,上海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包容了各種攝影藝術流派的齊頭并進,誕生了一批對中國攝影乃至世界攝影都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將攝影技術的普及轉換成攝影藝術的表現(xiàn)。本書以圖鑒的形式,遵循從近代到當代的時序,通過事件、人物以及作品三個塊面
《中國美術研究(第18輯)》遴選了兩篇文章。前者以紫極宮及其道教造像為例,闡釋了唐代供奉老子之祠完成了由“廟”至“觀”進而至“宮”的逐級發(fā)展,折射出皇權對藝術的影響。后文采用交叉學科的視野,將景頗織錦中的符號形紋飾與商周青銅器上紋飾的諸多相似之處展開論述,頗具新意。
《中外美術簡史》主要介紹了中西方美術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對美術發(fā)展歷史中的整體美術風貌、畫家與畫派、杰出作品、創(chuàng)作技術、風格演變等,均作了系統(tǒng)、詳盡的介紹和分析。全方位地探討了不同流派形成的原因,對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紹,書中還列出了不同流派的多幅作品,幫助讀者欣賞和體會不同流派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