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涉及博物館文物資產(chǎn)管理、內部控制研究,撰寫內容依據(jù)2017年12月中央印發(fā)《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chǎn)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要求,將文物資產(chǎn)作為國有資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國家對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系中,為加強江蘇省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資源資產(chǎn)管理,2021年12月江蘇省文物局批準南京市博物館成
該書內容包括有關諸暨的眾多郵票、信封、明信片、賀年卡等郵品,以及煙卡、煙標、商標、火花、彩票、門票、藏書票、書簽、閱覽券、入場券、兌獎券、撲克、歷書、月卡、百圖卡、充值卡、節(jié)目單、宣傳單等等,可謂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恒河沙數(shù),琳瑯滿目。古往今來,諸暨有太多值得紀念的人物、事物和風物,濃縮在小小的方寸票品之間,“見一葉而
本書主要是對曾公開上市的上海照相機行業(yè)生產(chǎn)的海鷗(上海)相機作一匯編,同時收錄了少數(shù)試制品及企業(yè)的點滴文檔軼事。全書共九章,內容包括:平視旁軸型相機、皮腔折疊型相機、雙鏡頭反光型相機等。
回溯歷史風貌,細品茅臺情懷這是一本集辭典、圖錄、手冊、指南于一體的茅臺酒收藏全書。本書從鑒賞與文史相結合的角度,對茅臺酒的歷史發(fā)展和文化傳承進行了鳥瞰,介紹了1862~2023年間近1000款茅臺酒珍品,細致呈現(xiàn)生產(chǎn)年份、容量規(guī)格、酒精度數(shù)、估值參考、拍賣信息等最受關注的細節(jié),并附有放大細節(jié)圖,可辨別、可欣賞、可把玩。
本書是由武漢市政協(xié)文史委、武漢出版集團組織編寫的品讀書系之一種,由武漢博物館團隊負責組稿。本書共選取49家位于武漢市的博物館(紀念館),分別從國有、公立、高校、民營四個方面來進行展開,對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館(紀念館)場所以及館藏文物等所蘊含的精神風貌、文化底蘊予以集中展示,系統(tǒng)講述這些場館建設、發(fā)展,以及所展示的文物
本書運用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以羊兒嶺村建設“鄉(xiāng)村活態(tài)博物館”為案例,進行以下四方面的探討研究:一是探索用博物館理念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的可行路徑;二是探索鄉(xiāng)村活態(tài)博物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式;三是在鄉(xiāng)村基層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工作;四是拓寬和加深新時代長城內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佛羅倫薩藝術博物館的體系;從宮殿到博物館一一佛羅倫薩藝術博物館的歷史沿革;13世紀的托斯卡納繪畫;14世紀的意大利繪畫;14世紀上半葉的佛羅倫薩繪畫;14世紀下半葉的佛羅倫薩繪畫等。
本書系統(tǒng)梳理和總結了與博物館教育有關的基礎內容,主要包括博物館教育基本概念、博物館歷史與現(xiàn)狀、博物館教育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博物館教育與其他社會教育的比較、博物館教育的研究對象、博物館教育的實施、博物館教育的具體途徑等。
上海市嘉定區(qū)古稱疁城,本書稿是嘉定區(qū)博物館編選的文章集成,以展示、保護、傳播嘉定區(qū)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文物古跡、人文史實、地理風貌、考古文博等內容為主。本輯包括《疁西徐氏行跡紀略》《宣氏家族和宣氏祖塋》《冊籍之外:〈婁子柔先生集〉詩文補遺》《志書、黃草與民謠》《傳承教化,擔當時代——民國時期的嘉定校歌品藻》《至性詩篇血寫就
《中國方志館研究(第五輯)》收錄相關學者研究方志學與方志館建設的理論文章11篇,其中專題研究1篇、名家專欄1篇、志館建設1篇、舊志研究4篇、地方文化研究3篇、開發(fā)利用1篇。所選論文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是我國方志館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對于方志學和方志館建設都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能夠體現(xiàn)該刊的辦刊宗旨和學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