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共部門的績效評估?公共和非營利組織應如何設計和實施績效考評?如何把公共部門的績效考評運用于實際,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效果?作為公共部門績效評估領域的經典教材,西奧多?H?波伊斯特教授的《公共部門績效評估》一書圍繞上述三個問題展開論述,系統(tǒng)地闡述了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應用。具體而言,本書介紹了績效指標
社會不平等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世界各國都面臨著不平等的挑戰(zhàn),而且國際不平等也有加劇的跡象。本書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的數據,從微觀層面系統(tǒng)性地研究了中國減少不平等以及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踐、經驗和成效。書中進一步闡述了在當前國際環(huán)境下世界各國如何應用中國經驗減少不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增訂版)》是一部在20世紀末探討民族主義的經典著作。作者以“哥白尼精神”獨辟蹊徑,從民族情感與文化根源來探討不同民族屬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體”,認為這些“想象的共同體”的崛起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領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時間觀念的改變、資本主義與印刷術之間的交互
本書是安德森的《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的續(xù)作,是他宏大的四卷本歐洲史的第二卷。絕對主義國家是歐洲封建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并且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來臨而趨于消亡。 本書作者以西班牙、法國、英國等西歐國家與普魯士、波蘭、俄羅斯等東歐國家之間的比較研究來說明其不同形態(tài)。
縱觀人類歷史,政治制度是反映一個社會治亂或興衰、文明或腐朽的重要標志。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類對優(yōu)良的生活一直孜孜以求。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和《雅典政制》無不在探討什么是“善”,以及達至“善”的方式,進而闡述或設計了諸多理想的政治生活。在此過程中,希臘的賢哲已經為比較政治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例和資料
本書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考研命題專家根據全面調整后的《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編寫,本書以權威、精準、實用為目標,幫助考生全面了解、準確掌握大綱知識點及其內涵和外延,指導考生進行系統(tǒng)、扎實、高效的復習,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考生復習時間。分析歷年真題不難發(fā)現大量的題目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來自這本書,此
本教材是編者在總結多年科研和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精心創(chuàng)作而成。教材的編寫遵循政策過程的思路,依照政策周期和政策類型的知識邏輯,力圖為公共政策的課堂教學提供一個吻合教學規(guī)律的講授體系;充分吸收公共政策前沿研究成果,回應當今中國治理現代化的實際,是本教材的學術和現實關懷。
本書收入康德政治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回答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論**和平》等文章和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民主的理想與現實:重建的政治學之研究》在篇幅上可以說是一本小書,但在內容上卻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大書。其作者麥金德作為一名活躍于19、20世紀之交的英國精英,通篇固然是站在英國立場上審視當時歐洲事務的明潮暗流,以謀大英帝國的霸權長青,但其所運用的思維方法卻突破了具體時空、特殊立場的局限,直到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值得
自由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自由:發(fā)展可能性空間的擴展》有別于阿瑪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fā)展》,主張從發(fā)展視角看待自由,認為自由是發(fā)展的可能性空間,是*能產生奇跡性碩果的藝術;然后,通過市場與自由、規(guī)則與自由、政府管制與自由、公共服務與自由四個向度的分析論述,在邏輯層面回答了“作為發(fā)展可能性空間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