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加工生產(chǎn)技術500問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軸承鋼及其熱處理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軸承鋼的基礎知識、GCr15軸承鋼的特性及應用、相關高碳鉻軸承鋼鋼種的特性和應用、軸承鋼制件的熱處理、軸承鋼的淬火冷卻介質應用及淬火槽的設計思路。本書在介紹了軸承鋼性能及冶金質量控制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軸承鋼的熱處理技術,如軸承鋼的預備熱處理、軸承套圈的馬氏體分級淬火
本書基于973計劃項目“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的科研成果。選用典型海洋工程用高強度結構鋼E690和深海管線鋼X70,通過2年以上的實海材料暴露試驗,研究了E690和X70鋼分別在青島和三亞實海浪花飛濺區(qū)和我國南海800m和1200m深海區(qū)的腐蝕行為和機理(特別是點蝕和應力腐蝕機理與演化規(guī)律),以及
本書以熱處理工藝設計為主線,系統(tǒng)地介紹了相關熱處理技術。其主要內容包括:概述、熱處理工藝設計的原則及程序、整體熱處理工藝設計、表面熱處理工藝設計、化學熱處理工藝設計、真空熱處理工藝設計、熱處理質量檢驗、熱處理工裝設計。本書不僅是作者50多年從事熱處理工藝技術工作的總結,也是熱處理同仁,特別是熱處理生產(chǎn)一線技術人員寶貴經(jīng)
隨著材料輕量化的發(fā)展趨勢,具有輕質等優(yōu)點的鎂合金材料成為航空、航天、汽車、3C電子等領域未來發(fā)展可選擇的重要材料。通過塑性變形等方式優(yōu)化微觀組織特征的變形鎂合金具有優(yōu)異的強塑性,能夠滿足更多工程結構件的性能需求,具有較大的發(fā)展前景。本書在變形鎂合金的塑性加工及組織性能的理論基礎上,介紹了合金化、塑性變形機理,板材加工方
本書以傳統(tǒng)的電渣重熔法冶煉超硬高速鋼獲得最初鑄錠為起點開始研究,通過thermo-calc軟件計算高速鋼凝固冷卻過程中各相在平衡態(tài)和非平衡態(tài)條件下的析出溫度,分析了鍛造、退火、淬火、回火各級熱處理工藝對M42高速鋼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采用高溫共聚焦掃描激光顯微鏡對高速鋼淬火升溫和冷卻過程組織變化進行原位觀察,并分
本書以貴金屬和合金為主要對象,以光學金相照片為主,掃描電鏡照片為輔,展示了貴金屬及合金的組織隨熱處理方法不同組織的變化規(guī)律,同時介紹了貴金屬及合金的主要性能和用途。本圖譜涵蓋了絕大多數(shù)常用貴金屬及合金的金相組織照片。本書的金相組織主要是結合相圖、XRD、掃描電鏡、電子探針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書針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應知應會的專業(yè)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介紹和歸納總結,有利于推進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及提高學生專業(yè)英語學習能力。全書共6.章,具體如下:第一章工程材料簡介、第二章金屬材料結構、第三章材料財產(chǎn)、第四章鋼的熱處理、第五章碳鋼和合金鋼、第六章鑄鐵及其熱處理。
"本書針對超高強度鋼扭力軸的粗車+精車+淬火回火+精磨+超聲滾壓強化等制造工藝過程,通過循環(huán)應變能量法與加工工序、疲勞測試實驗相結合,綜合運用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等測試表征技術,開展加工表面完整性演變與扭轉疲勞行為研究,為實現(xiàn)超高強度鋼扭力軸的高效率、高性能抗疲勞制造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實驗依據(jù)。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鋼鐵材料的金相檢驗技術。其主要內容包括鋼的宏觀檢驗,鋼的平均晶粒度評定,非金屬夾雜物金相檢驗,鋼材顯微組織檢驗,低、中碳鋼球化組織檢驗,中碳鋼與中碳合金結構鋼金相檢驗,彈簧鋼金相檢驗,高碳鉻軸承鋼金相檢驗,工模具鋼金相檢驗,特種鋼金相檢驗,滲碳件和碳氮共滲件金相檢驗,滲氮件和氮碳共滲件金相檢驗,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