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肇始的少有的大蕭條沖擊了整個西方世界,里夏德·馮·施特里格爾,有名的奧派經濟學家代表人物之一,試圖在《資本與生產(引進版)》里探究大蕭條的成因及可能的解決之道。盡管同時代的許多經濟學家都研究過類似主題,不過施特里格爾的這本著作獨具一格,他詳細分析了耗時的迂回生產過程及其與大蕭條的聯(lián)系。尤其是,他結合了杰文斯和
發(fā)表于1936年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引起了經濟學的革命。凱恩斯發(fā)展了關于生產和就業(yè)水平的一般理論,使人們對經濟學和政權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凱恩斯具有革命性的理論認為:導致失業(yè)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國的就業(yè)水平是由有效需求決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總供給價格與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而
《法國經濟政策思想史初論(1337-1914)/墨香財經學術文庫》包括9章內容。第1章簡述法國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及相關經濟政策。第2章詳細論述柯爾培爾重商主義體系。第3章探討柯爾培爾去世后至大革命爆發(fā)前法國的財政改革、殖民地和外貿相關經濟政策及戰(zhàn)爭的影響。第4章簡述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主要經濟政策。第5章在簡要梳理了拿破侖
本書主要目的是探尋具體社會關系中的互動行為及其策略思維,由此來推動合作博弈理論的發(fā)展。相應地,本書主要研究如下內容:(1)從人性假設和行為機理上來深入挖掘合作博弈的基本機理;(2)考察“為己利他”行為機理的人性基礎并以此來理解和推動社會合作;(3)從現(xiàn)實人際關系及其社會互動特點中審視合作博弈理論的思維邏輯。事實上,現(xiàn)代
《經濟思想史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理論讀物,由山東城市出版?zhèn)髅郊瘓F·濟南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主要發(fā)表經濟思想史學科的論文、譯文、綜述、書評以及經濟學家學術訪談。
《政治經濟學期刊》(JPE)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經濟學五大頂*期刊之一,也是芝加哥學派最重要的宣傳陣地。為慶祝JPE創(chuàng)刊125周年,期刊邀請了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和商學院中的杰出經濟學家,分別就各自的專攻領域,寫一篇回顧該子學科目前取得的成就短文,論及JPE曾經發(fā)表過的重要文章和重要思想,借此展示JPE和芝加哥學派的
《貨幣經濟學》收錄了米爾頓·弗里德曼為經濟事務研究所(IEA)撰寫的主要論文,該研究所一直是戰(zhàn)后英國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論文為說明過去幾十年來全世界政治議程發(fā)生的根本性變化的知識淵源以及政治經濟學中新的發(fā)展動向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也展現(xiàn)了他在更寬廣的知識和學術領域所作出的貢獻。
《新經濟學》是經濟學家向松祚的重磅著作。經過30多年對經濟學的系統(tǒng)思考和研究,作者全面反思了以新古典經濟學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的哲理基礎和實證方法,揭示新古典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內外缺陷,在此基礎上,旨在為經濟學開辟一個新的研究范式或研究方向。他從嶄新的視角重新闡釋了經濟學的重大課題,包括經濟增長理論、公司理論、壟斷和競爭理
本書回顧了奧地利學派交換、價格以及壟斷和競爭等理論,系統(tǒng)梳理了不同學派經濟學者的觀點和方法論,進而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經濟思想史架構,是可以被推薦為走近奧地利學派經濟思想的“第一本”著作。 在《經濟學的爭論》中,作者對來自凱恩斯學派、芝加哥學派和其他的經濟學者對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批評進行了回應,解釋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研究方
在這本書里,作者托馬斯·霍伯對這兩位偉大學者的現(xiàn)代經濟學思想進行了清晰的歷史性考察。作者認真研讀了兩位學者的代表作,凱恩斯的《通論》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并將他們置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滿目瘡痍的背景下考察。作者認為,理解這兩本著作寫作的歷史背景,有助于我們認識當前的經濟與政治現(xiàn)象,比如經濟危機、全球化、歐洲一體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