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太較真兒”。個人欲放得下,一定不能太固執(zhí),太較真兒。而如何“不較真兒”,則要看各自的功力。例如對于失戀,有的人認為是“和自已深愛的人分手”,而有的人則理解成“和不愛自己的人分手”。兩者之間誰不去較真兒,誰更放得下,不言自明。天使之所以能夠飛翔,是因為他們有著輕盈的人生態(tài)度。如果我們能將
這是宋涵的第四部作品,第一部分文章從讀者比較能引起共鳴的普遍現(xiàn)象,來剖析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人在世上*基本也*重要的關系),其中的愛恨糾葛與救贖重生;第二部分是作者為人母的私人體驗,以及對育兒日常的觀察和思考;第三部分則不局限于親子關系,跨度更廣,既有男人與女人的關系,也有內(nèi)心與現(xiàn)實的關系。
《刺猬法則》寒冷的時候,動物們需要抱團取暖,對于刺猬,如果走的太近,會互相傷害,走的太遠,會失去溫度,因為需要保持適當?shù)木嚯x,既溫暖又不傷害彼此,對于我們?nèi)穗H交往,也要喝適當?shù)娜吮3诌m當?shù)木嚯x,做到親密有間,疏密有度。《青蛙現(xiàn)象》當你把一只青蛙扔進沸騰的水里,它會瞬間跳出來,然而當你把一只青蛙放到?jīng)鏊,一點點的加溫,
本書內(nèi)容涉及諸如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風花雪月、山水園林、讀書論文、世態(tài)人情等多方面。書中還包括570余則清初眾多大學者和藝術家的贊賞和評點。
本書在參考大量權威古籍的基礎上,將《顏氏家訓》正文編寫分為原文、注釋和譯文三個板塊,并對生僻字詞進行了注音。
中華民族素來以有家教而著稱于世,我國不僅有數(shù)千年傳承不棄的重視家庭德育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且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積淀發(fā)展成為一種家訓文化。這種民間大眾教化方式,對中國人成長成才具有永續(xù)習染和人格型塑作用,經(jīng)過反復實踐“學而時習之”的家庭教育,它與修齊治平的社會理想一起成為中國人治家教子的育人長效機制。家長們希望后輩子孫世代傳承家
本書是樊登推薦的終生學習領導者、暢銷書《終身學習:哈佛畢業(yè)后的六堂課》作者、“終身學習·chaoyue成長營”導師黃征宇的又一全新力作。每個人的觀點、想法、習慣和行動背后,都關聯(lián)著屬于自己的“思維故事”,它影響著我們怎么看待自己、他人以及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故事”,造就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了解個中原
本書選編曾國藩家訓139則,以光緒五年(1879)傳忠書局本《曾文正公家訓》為底本,以岳麓書社2015年版《曾國藩家書》為校本,并從中補入20余則底本未收重要家訓,按時間先后順序編排。全書遵循叢書體例,在每段家訓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譯、簡注、實踐要點的結構,全面解讀曾國藩為官、持家、育子、處事的思想內(nèi)涵和風格特點,重點揭
本書稿為中華家訓導讀譯注叢書之一,作者為清代呂留良,由張?zhí)旖艿茸g注。此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呂葆中主持刊刻的明農(nóng)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訓真跡》為底本,以中華書局2015年版《呂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呂留良詩文集》為參校本,并從《呂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補入若干與家訓相關的篇目。全書共5卷16篇
《顏氏家訓》,七卷二十篇,北齊顏之推著。全書諸篇,內(nèi)容豐富,涉及家庭教育、讀書作文、養(yǎng)生雜藝、待客交游、宗教信仰等眾多主題,又一以貫之,皆以指引子孫后代立身揚名為本。雖然如此,顏氏的教誨,絕不以人格的喪失為代價,而是勉勵子孫后代成為修己以敬的賢人,進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邁進。此次譯注,遵循擇其善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