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報告著力回答以下問題:①保障責任為什么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哪些公共文化服務應該納入保障范圍?②保障標準在多大規(guī)模、多大程度上保障?現行標準是否合適、如何改進?③保障方式誰來保障?采用什么保障方式?是否有效?④保障評估保障狀況如何?示范區(qū)與非示范區(qū)之間、中東西之間存在怎樣的差異?⑤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有哪些經驗?如何走向范圍
本書以會計國際化與中國特色相結合為原則,以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為基礎,以政府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為主要框架進行整體設計。全書共分三篇。第1篇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基本理論(第1-2章),主要介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第2篇為政府會計(第3-11章),主要介紹各級政府會計核算的理
本書是一部專業(yè)性的年鑒,包括包頭市財政工作、財政分項工作、旗縣區(qū)財政工作、財政事業(yè)單位工作、財政統(tǒng)計資料、財經文件、大事記、財政機構人員等8個類目。該年鑒秉承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包頭市財政工作情況,在保證整體架構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上,不斷充實信息量,提高史料性和實用性。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稅收協作問題探索
本書設有稅收要論、稅收收入、稅收要請、稅收經濟調研、稅收政策及解讀、附錄等欄目,收錄了《全國稅收收入情況分析(2019年上半年)》《稅務部門組織收入分稅種完成情況》《重點行業(yè)所得稅收入情況》等文章。
《實用稅務知識讀本》是為適應稅務干部業(yè)務培訓學習需要,促進稅收業(yè)務深度融合,服務稅務系統(tǒng)“崗位大練兵業(yè)務大比武”活動與河南省稅務干部學校合作出版圖書。《實用稅務知識讀本》緊貼稅收工作實際,把握稅收工作的新形勢、新需求、新特點,深度講解稅務干部應知應會的稅費知識要點,以幫助稅務干部全面提升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實用稅務知
本書為影印版研究資料集,收錄了有關近代財政史的研究資料200余種,內容包括財政學、中國財政史、各地財政狀況、財政問題研討、財政預算、財政制度、財政法規(guī)、戰(zhàn)時財政等方面,涉及全國絕大部門省份,文獻來源包括民國時期出版的圖書、期刊、報紙、檔案等文獻,按照專題進行編排,合計50冊。
本教材指導學生掌握稅費的計算與繳納,包括各種稅以及社保費和非稅收入。 本教材的主要編寫內容有:稅費繳納基礎;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個人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其他稅種的計算與繳納;社保費及非稅收入的計算與繳納。 本教材是學生掌握和學習會計專業(yè)的必備知識,為學生學習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綜合實訓等財經類課程奠定專
本稿以中國印花稅票為對象,匯集了38位作者25年來的研究成果,對印花稅票的發(fā)行歷史、背景、作用,作了深入的研究,用實物糾正了前人的錯誤。如郵王周今覺認為終淸一代,印花稅未曾開征;如發(fā)現了陳炯明粵軍財政總局長城圖印花稅票蕞早的實用單,從而解開了一個歷史謎團;如挖掘整理出民國時期各地大小實力派割地稱雄時為籌糧餉而發(fā)行的地方
本書結合數據對2018年北京市的經濟、財政和金融三個方面的總體情況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并且對2019~2020年經濟、財政和金融的發(fā)展形勢及改革趨勢進行了預測和展望;圍繞北京高質量發(fā)展的新理念和新階段,聚焦于世界級城市群發(fā)展、高端智庫產業(yè)、住房租賃市場、養(yǎng)老服務、財政協同機制、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資金機制、京津冀生態(tài)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