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杰撰。杰字次公,無為軍人。因自號無為子。嘉佑四年進士。元豐中歷官禮部員外郎,出知潤州。除兩江提點刑獄,卒于官。原序稱侍講楊先生,蓋其帶職也。杰及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游,故其詩雖興象未深,而亦頗有規(guī)格。其率易者近自居易。其學為奇崛,或偶近盧仝:,大致則仍元佑體也。又及與胡瑗游,故所學亦頗有根柢。官太常時,議典禮因革
《梁溪集》一百八十卷、附錄六卷,宋李綱撰。集載宋少保觀文殿大學士陳俊卿序,謂綱少子秀之裒集其表章奏劄八十卷。此本賦四卷、詩二十八卷、雜文一百三十八卷,而以《靖康傳信錄》三卷、《建炎進退志》四卷、《建炎時政記》三卷。
《仰節(jié)堂集》,附《曹門學則》、《共發(fā)編》、《共發(fā)續(xù)編》、《乾臺筆記》、《門人問答語》,包含序、敘、引、題跋、記、說、墓志銘、祭文、議、尺牘、贊、銘、表策、約言等,是研究明代歷史的珍貴史料。
宋董弅編。弅,東平人,迪之子也。自署曰廣川,蓋自謂仲舒裔耳。紹興間知嚴州,因輯嚴州詩文,自謝靈運、沈約以下,迄于南宋之初。前五卷皆詩,第六卷附賦二篇,七卷至九卷則皆碑銘題記雜文。
明周是修撰。是修初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中舉明經(jīng),授霍丘訓導,遷周王府紀善。王多不法,是修勤繩以禮。今觀集中,《修己十箴》與《保國直言》二篇,皆是時作也。是集為其孫應鳘所刊。凡詩三卷,賦及雜文共三卷。非惟風節(jié)凜凜,溢于楮墨,即以文章論之,亦復無愧于作者。
《鳳池吟稿》十卷,明汪廣洋撰。今觀是集,大都清剛典重,一洗元人纖媚之習。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嘗摘其五言之“平沙誰戲馬,落日自登臺”,“湖水當門落,松云傍枕浮”,“懷人當永夜,看月上疏桐”,“對客開春酒,當門掃落花”,“天垂芳地,漁唱夕陽村”等句數(shù)十聯(lián)。
《吳玉如詩文輯存吳玉如先生誕辰百廿周年紀念(增補本)》是繼《吳玉如詩文輯存》出版之后又一部記錄吳玉如先生平生詩文的著述,分為詩抄、詞抄、藝文叢談三大部分,補錄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吳玉如先生的詩文創(chuàng)作近千首!秴怯袢缭娢妮嫶鎱怯袢缦壬Q辰百廿周年紀念(增補本)》不僅為世人展現(xiàn)了吳玉如先生極其珍貴的國學思想,也為研究吳玉如先
本書為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組織的以初心實干前行為主題的高校學生征文成果的匯編。本次征文的體裁有散文、詩歌和劇本。所有征文成果均通過演講、朗誦、表演等形式進行了展示和篩選,作品既有一定理論性,有又有一定的通俗性,可作為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參考。
此乃張道濬更戍海寧衛(wèi)十年期間的自編集,由十卷《澤畔行吟》、九卷《澤畔行吟續(xù)》、八卷《澤畔行吟再續(xù)》、一卷《奏草焚余》、一卷《古測》、一卷《杞謀》、十一卷《奚囊剩艸》(缺第十一卷)、六卷《雪廣筆役》、三卷《不可不傳》、一卷《偵宣鎮(zhèn)記》、一卷《兵燹瑣紀》、一卷《城守規(guī)則》等十二種著作組成。
元楊翮撰。翮字文舉,上元人。父剛中,大德間官翰林待制,著有《霜月集》,今已不傳。翮初為江浙行省掾,至正中官休寧主簿,歷江浙儒學提舉,遷太常博士。剛中為時名宿,所學具有原本,當代勝流多與之游。翮承其家訓,益鏃厲為古文詞。故其文章格律,多得自師友見聞,意態(tài)波瀾,能不失先民矩鑊。雖邊幅未廣,醞釀未深,而法度謹嚴,視無所師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