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提升水旱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上海市水務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精神,組織開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本書以普查成果為依據,科學、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水旱災害形成原因及主要因素,建立了上海水旱災害風險評估技術體系及方法,劃分了上海水旱災害風險
本書包括2021—2023年1—4月和11—12月出現的昆明準靜止鋒個例,提供昆明準靜止鋒個例概況,包含鋒面位置、移動路徑、環(huán)流形勢、衛(wèi)星云圖,以及昆明準靜止鋒影響時云南最高氣溫的24小時變溫、過程總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時數等分布圖。
本書聚焦地球上空80-300km的高層大氣風場的被動探測模式,凝練了國內外被動遙感探測高層大氣中所涉及的相關科技前沿問題,針對具有光學成像、干涉、光電效應、探測器、大氣發(fā)光和傳輸、儀器正演和數據反演等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描述。全書的上篇“衛(wèi)星遙感被動探測高層大氣風場”共6章,闡述了星載儀器探測高層大氣風速、溫度的探測原理
《跟著太陽走一年》是一本講述江南二十四節(jié)氣的隨筆集。作為一本介紹中國節(jié)氣的大眾類讀物,圖書主要讀者對象為青少年。全書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劃分四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6篇文章,分24章講解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每篇文章配有優(yōu)美的插畫,并附有作者精心設計的小問題或腦筋急轉彎,以這樣的形式,讓讀者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向讀者絮叨近在
本書對近20年中國在臺風外場觀測領域的發(fā)展歷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概括和總結,并對未來40年中國臺風外場觀測的發(fā)展遠景進行了展望。全書分為6章:第1章為中國在防臺減災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第2章描述了人們對臺風結構的認知歷程;第3章對美國颶風飛機探測及國際科學試驗進行了介紹;第4章概述了中國臺風外場觀測實踐;
本書包括理論篇、數值求解篇和應用篇,共分8章。第1章是理論篇,介紹CNOP方法的理論基礎,對其提出背景、發(fā)展歷程、理論框架、物理意義以及數值求解方法進行了總體描述。第2章是數值求解篇,結合不同的數值模式,詳細介紹用多種不同策略的優(yōu)化算法數值求解CNOP,包括伴隨方法、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差分進化算法、梯度定義法等。第3章至
海上對流層波導是對流層環(huán)境中的特殊大氣現象,特定條件下形成超折射波導傳播,可實現超視距目標探測與遠距離通信,擴大無線信息系統(tǒng)工作距離,但也會改變正常電波傳播路徑,造成雷達探測盲區(qū)。本書系統(tǒng)介紹對流層波導形成機制、特征及對無線電波傳播的影響。 作者針對海上對流層波導監(jiān)測和預測問題,提出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全新解決方案。書
《上海水旱災害(19922022)》是一部全面記錄和深入剖析上海近30年間水旱災害特征及應對策略的專著。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臺風、暴雨、高潮、洪水和干旱等災害類型及其在上海的分布狀況,并深入分析了這些災害對城市產生的影響,同時,系統(tǒng)梳理了上海在災害防御與風險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本書不僅囊括了豐富的歷史數據以
這是一部關于氣候科學的科普作品。“洶涌的海平面正在淹沒海岸。”“颶風和龍卷風正變得更加猛烈和頻繁!薄皻夂蜃兓瘜⑹且粓鼋洕鸀碾y!痹跉夂蜃兓瘑栴}上,媒體、政治家和其他知名人士都宣稱“科學已經定論”。事實上,從研究到報道再到大眾媒體充斥了被誤解和錯誤的信息。核心問題——氣候如何應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它將帶來什么影響——在很
本書給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情趣的立體節(jié)氣,對二十四節(jié)氣中眾多的物候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在中國人千百年間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做了精彩的介紹,行文中滿是溫馨的早年記憶和過來人的深切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