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黑水城出土文獻中揀選與玄奘所傳“法相唯識”有關的三部西夏文譯本,即《瑜伽師地論》《顯揚圣教論》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刊布其錄文,用“四行對譯法”對西夏文進行了對勘與釋讀,并利用他校法與本校法,對殘損部分的西夏文進行了擬補。將民族文字文獻與漢文資料相結合,通過解讀這三部具有明確漢文來源的文獻,從中總結出一批專有“
月滿天心癡迷研究李叔同二十多年,欣賞他的真性情,沉迷于他的大智慧,到處搜集資料和照片,把心血熬成書,還讀者一個真性情的李叔同。在作者的筆下,天才神童、風流才子、云水高僧、名門富二代、“渣男”、世間最高尚的人之一、弘一大師、豐子愷的老師,這些身份和標簽,猶如風拂花葉,見景見春,層層疊疊出一個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
該書由杭州西湖第一名勝、千年古剎靈隱寺為響應省領導相關指示,為將杭州靈隱寺提升打造成世界名寺而編撰。主編為光泉法師,由長期從事杭州歷史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著名學者仲向平、丁云川先生執(zhí)筆。作為靈隱書藏系列叢書中的其中一本,該書從毗鄰靈隱寺的曾經(jīng)的名莊和名祠朱莊、蔣祠入手,深入挖掘和詳盡梳理了朱莊和蔣祠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狀,
本書是一套關于中國禪宗系列的文獻選編,收錄了中國禪宗方面的重要史書、語錄和清規(guī)等文獻,邀請國內著名的學者,依據(jù)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標點。并且一律改用現(xiàn)在通用的簡化字。雖然所收文獻的數(shù)量不少很大,但在目前公開出版的禪宗著述較少的情況下,這一套叢書的出版一定會給從事佛教禪宗研究的中國哲學、文史研究的學者和廣大讀者帶來不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有兩派——凈土宗,禪宗,在江西這塊土地上建宗立派,蔚為壯觀。凈土宗早在東晉時期由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開創(chuàng),此后衍生出歷史上凈宗十三祖,門徒廣及海外。禪宗與江西的淵源更為深厚,唐代慧能之后南宗禪的“五家七宗”,在江西境內道場林立、名僧云集。溈仰之“仰”即來自宜春仰山,臨濟宗源頭即宜豐黃檗山,曹洞宗則創(chuàng)自宜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宋元華嚴思想,論述的時間范圍是五代宋初到元末明初。之所以以宋元為斷代,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是宗密以后中國華嚴思想的個重要發(fā)展階段,華嚴思想或信仰在當時中國的北方和南方皆有很大影響。在此數(shù)百年時間里,雖然有宋、遼、金、西夏等政權并立,但不同地域、不同歷史階段的華嚴思想都主要繼承唐代華嚴宗祖師的思想學說,特別
為了讓華語世界的人們全面了解佛法大意,杭州佛學院和杭州靈隱寺依據(jù)緬甸第六次結集版的巴利藏經(jīng)開啟了譯經(jīng)大業(yè)的端緒。鑒于緬甸版更為精準、具有更高的權威性,故而此前以及本次翻譯均以緬甸版為底本。根據(jù)緬甸版,《有偈篇》共包含十一個相應,內含經(jīng)文271部,其中,前十個相應的246部經(jīng)由慧音翻譯,第十一相應的25部經(jīng)由慧觀翻譯。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粹”叢書曾經(jīng)影響了幾代英語和中華文化學習者、愛好者,深受讀者的喜愛,《六祖壇經(jīng)》是禪宗的主要經(jīng)典之一,簡稱《壇經(jīng)》,其思想對禪宗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華傳統(tǒng)精粹·六祖壇經(jīng)(英漢雙語)所用版本乃是曹溪南華禪寺珍藏明代木刻版《六祖壇經(jīng)》,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根據(jù)古本校勘,泰倉禪師刻印,近現(xiàn)代禪門泰斗虛
本書是一部古籍整理。本書是以凈土經(jīng)典為主的系列文獻,通過甄選常讀常誦的經(jīng)典,整理校對、集成一套,以滿足大眾的需求!惰缶W(wǎng)經(jīng)菩薩戒本》(永樂北藏版),是大乘佛教菩薩戒律之一,鳩摩羅什譯,并依之為一批弟子授戒,蓋為華夏傳授菩薩戒之始。僧肇法師譽之為“萬法之玄宗,眾經(jīng)之要旨,大圣開物之真模,行者階道之正路”。普通大眾讀之可明
《凈土日誦集要: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是一部古籍整理圖書!秲敉寥照b集要》系列圖書,是以凈土經(jīng)典為主的系列文獻,通過甄選常讀常誦的經(jīng)典,整理校對、集成一套,以滿足大眾的需求!兜夭仄兴_本愿經(jīng)》又稱《地藏本愿經(jīng)》《地藏本行經(jīng)》《地藏本誓力經(jīng)》,傳誦較廣,受到廣大信眾重視,共二卷,唐實叉難陀譯,本經(jīng)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