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書主要有三個版本,即今流行本、1973年馬王堆帛本、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簡本,三個版本的內容有諸多出入,而這些出入對于解讀老子思想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書作者以三個版本互相補充,擇善而取之,進行了重新編譯。
作者以國際關系研究者的身份,綜采各家之長,補闕各家之短,主要從政道、德道、治道、術道、器道五個方面來全面理解、分析、解讀老子的政治哲學,用現代學術研究話語,論述了老子的本體哲學、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以及其現代借鑒意義。全書共七篇27章,體例完整,語言樸實,內容精彩,兼具學術嚴謹性和內容可讀性。
《不舍論語》是作者重溫《論語》的心得筆記。其書取朱熹《論語集注》、黎靖德《朱子語類》、楊樹達《論語疏證》,偶及其馀,系以宋學為宗,兼攝漢學,并重經史。每條釋讀僅二百馀言,卻深入淺出,高妙雋雅,與《論語》原文一樣值得細細品味。
李澤厚被譽為當代中國較具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和研究融會古今,貫通中西,立足歷史,關注現實,在哲學、美學、康德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思想史、中國文化和社會研究等諸多領域建樹非凡,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獨到而又振聾發(fā)聵的理論。 面對如此豐富的李澤厚哲學思想,普通讀者要如何進行提綱挈領的把握?本書就從李澤厚與儒學現
本書是“古典今讀名家論壇”叢書的一種。本書由東南大學樊和平教授、倫敦大學姚新中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杜祖貽教授共同倡議,重新研習傳統(tǒng)典籍的瑰寶,從而建立現代教育的根基。本書對《論語》進行英文解讀,有利于英語世界的讀者的閱讀。
周易
本書分周易今注今譯、周易本義、易斷、來注易經。內容包括:乾卦;坤卦;屯卦;蒙卦;師卦;比卦;小畜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隨卦;觀卦;復卦;大畜卦;大過卦;離卦;解卦;大壯卦;升卦;困卦;豐卦;節(jié)卦等。
本書介紹了我國著名思想家莊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姓莊,名周,他是繼老子之后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學的創(chuàng)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
本書選取《孟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內容,逐條提煉標題進行細讀,以通俗簡煉的語言和內容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與領導管理、個人修養(yǎng)有關的《孟子》的精華思想內容。
《“大家精要”叢書:商鞅》介紹了商鞅(約前390~前338),衛(wèi)國人,又稱衛(wèi)鞅、公孫鞅。戰(zhàn)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通過主持“商鞅變法”,改革秦國的戶籍、軍功爵位、土地、行政區(qū)劃、稅收、度量衡制度以及民風民俗,制定嚴酷的法律,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收復河西之地,使秦國變?yōu)閺妵,為后來兼并六國、建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