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套裝共4冊)》共為四冊,編者以時間為經,以事件和人物為緯,穿針引線,縱橫交織,從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開始,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現(xiàn)。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發(fā)生的事件、出現(xiàn)的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如何能使讀者在輕松愉悅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圖解中華上下五千年(全彩圖解典藏版)》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五千年問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chuàng)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中國歷史。全書分為華夏源頭、中原爭霸、九州一統(tǒng)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之上絕無尺規(guī),毀壞大地就是毀壞我們自己,對中國的拯救最終將來自大地。今天,在鋼筋水泥和馬賽克的擠壓下,人們心中的故鄉(xiāng)之火正在大面積熄滅,希望本書能為讀者喚回一片野云,讓更多的人在日月臨身的感恩中,親近腳下的大地!渡胶尤f朵》(北方卷)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描述了中國北方燕趙、
本書起“人文初祖”迄“鴉片戰(zhàn)爭”,寫上下五千年歷史,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具體而微,生動有趣。
《CSSCI來源集刊:漢學研究(總第21集2016年秋冬卷)》是一部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集,是國內外漢學學者學術交流的平臺,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CSSCI來源集刊:漢學研究(總第21集2016年秋冬卷)》分為維也納論壇、春秋論壇、漢學研究、美國漢學研究、俄國漢學研究
百衲本史記
本書的作者通過多年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習,尤其是在踐行《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感悟出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心懷感恩之心,日日自省,并不斷改過。本書通過作者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例,向廣大讀者介紹如何將偉大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當下的生活,并希望讀者能夠依照傳統(tǒng)文化教導的方法修正自身的錯誤,進而獲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xiàn)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于《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tǒng)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