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最新小說集《曹家渡童話》,以敘事魔法師的高超技藝,將懸疑、魔幻、荒誕元素與寫實風格的細密敘事巧妙融合。六篇小說均以蔡駿出生之地上海曹家渡為舞臺,灌注了個人成長記憶,如成人童話,屬于每個曾是孩童的成年人;也像一張張泛著奇異光芒的老照片,承載了二十世紀末上海的舊日光影,尤聚焦于1988年到1992年之間滬西的社會風情—
本書是李文實先生文學論稿的匯編。李文實先生長期致力于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開設“中國古典文學”“《詩經(jīng)》與《楚辭》比較研究”等課程,編寫了《〈詩經(jīng)〉與〈楚辭〉選修課》《魏晉詩歌》《六朝辭賦》《唐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教學大綱》等講稿。撰寫了《木蘭詩時代雜考》《關于〈滕王閣序〉的寫作年代》《韓愈與唐代古文運動》《韓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化隆拉面人為代表的海東人,攜帶著青海高原的蓬勃勢能,奔流向東,懷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望,從沿海發(fā)達城市開始,篳路藍縷,艱苦創(chuàng)業(yè),將一碗面拉遍全國,推向世界,在中國大地上書寫了一首振奮人心的壯麗史詩,也為西部貧困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貢獻了一個現(xiàn)象級的獨特模式——化隆模式。本書將以社會學的視角,以報告文
本書是我社入選“十四五”出版規(guī)劃的《<江格爾>研究前沿叢書》之一,是一部《江格爾》研究專著。書稿首先簡述了《江格爾》顏色研究的目的和概況,其次對《江格爾》中的顏色的表述、顏色與人物關系、顏色與事物關系展開了闡述。本書用統(tǒng)計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系統(tǒng)研究了《江格爾》中顏色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文化內(nèi)涵。該書的出版對《
該書是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生活在都日后德梁(位于毛烏蘇沙漠中心地帶)的樂日布班丁、阿美姐姐、寶安丹女士、扎木蘇、大肚漢都布信吉日嘎拉等殘障人從最初的無所事事到自力更生、從受人排擠到受人尊重的可喜變化。全書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不平凡的道路,他們有
這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主人公王磊,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7年5月15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詩人。2019年榮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70周年”榮譽證書。本書分為穿越烽火、文學種子、尋夢燕園、奔赴青城、擁抱草原、根植瘦園、文壇伯樂、情牽兩地、愛的天平、丹柯之心
本書是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規(guī)劃一般項目“蒙古族網(wǎng)絡文學研究”的研究成果。書稿主體部分由六個部分構(gòu)成,包括蒙古文網(wǎng)絡文學研究的動因、價值和意義、研究對象、研究范圍、研究目的、研究現(xiàn)狀等內(nèi)容。網(wǎng)絡文學是個新生事物,對之進行系統(tǒng)的學術研究是近十多年來的事情。在國內(nèi),蒙古文網(wǎng)絡文學的研究起步要晚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網(wǎng)絡文學
本書收錄了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智慧之鑰匙”研究生論文比賽一等獎作品,共33篇論文。其中,6篇論文由漢文撰寫,27篇論文由蒙古文撰寫。本書收錄的論文涉及文學作品研究領域、文藝學研究領域、文獻學研究領域、民間文學研究領域、語言學研究領域等。主要有《奈曼口語親屬稱謂詞研究》《蒙古文石印本“水滸傳”版本考跡》《巴拉根倉中以“鍋”為
本論文集共收錄了《駱駝祥子蒙譯研究》《巴圖孟和小說深層結(jié)構(gòu)研究》《〈老人與海〉與〈蒙古真阿爸〉比較》《烏力吉德力格爾詩歌〈大河之岸〉解讀》等15篇論文,主要涉及文學作品研究領域,包含科爾沁民歌研究、文學作品比較研究等題材。因每篇論文后附有專家點評,所以本書具有知識性、嚴謹性、準確性等特點。本書緊扣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主題
本書是一部都市言情小說,也是一部再版小說,有同名電視劇。本書稿講述了娛記杜曉蘇和總裁雷宇崢從誤會偏見到相知相愛的故事。記者杜曉蘇在醫(yī)院邂逅了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邵振嶸,面對完美溫柔的邵醫(yī)生,曉蘇展開了緊迫盯人、后方包圍式的追求方式,最后終于贏得了邵醫(yī)生的愛情?墒,幸福卻如煙花一般,根本無法抓在手里。在這份愛情得到了所有人的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