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朗西:(1904—1992)1925-赴日入上智大學學習德國文學。九一八事件后歸國。1934-,在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創(chuàng)辦的大型《美術生活》-01刊擔任文學編輯。9-01該公司又創(chuàng)辦《漫畫?生活》-01刊,該刊有一半篇幅刊登雜文和小品文。因而與諸多作家有交往。1935-5-01,創(chuàng)辦文化生活出版
商務出版社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為中國的科教文化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杜亞泉1900-秋創(chuàng)辦中國最早的科學刊物《亞泉雜志》半-01刊。編輯的《文學初階》為中國最早的國文教科書,1904-秋入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主要編撰理化書、博物教科書。主編學術雜志《東方雜志》。先后主編并出版?
臺灣島內(nèi)的革命斗爭是中國現(xiàn)代史和中共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兩岸長期隔絕,特別是當年地下斗爭的殘酷性、特殊性、復雜性,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在臺灣英勇斗爭的革命歷史,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高尚情操和犧牲精神一直鮮為人知。為還原歷史真相,緬懷為追求人民解放而在臺灣英勇犧牲的革命先輩,弘揚臺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在有關部門大
長沙善化賀氏是顯望于湖湘近三百年的名門世家,載于史志記載的名人眾多,如湖湘士人領袖,官至清末云貴總督的賀長齡;湖北學政,長沙城南書院山長,經(jīng)世派重要人物賀熙齡;官至伊犁知府,辛亥年舉兵起義掀開新疆民國史扉頁的賀家棟;五四時期全國影響最大的革命團體新民學會的會員賀延祜;著名漢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的夫人,齊門女弟子、知名畫家
本書是目前國內(nèi)關于電影明星成龍的唯一一部博士論文,也是全球第一部相關研究的學術專著。成龍是當代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中的一個獨特個案。一方面,憑借影片中“動作英雄”形象的廣泛傳播,成龍作為電影明星獲得了海內(nèi)外觀眾的喜愛。另一方面,由于在銀幕之外積極參與公益、慈善等社會活動,成龍友好、慈善的公眾形象令其影響力超越了電影領域
本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之一。全書共18章,全面講述了邵院士從求學、出國深造到回國積極參加祖國建設,為我國冶金事業(yè)的發(fā)展奮斗一生的人生歷程。邵院士作為中國冶金界的科學技術顧問和咨詢專家,在國家及行業(yè)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訂和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決策中也做出重要貢獻。20世紀50年代起,曾先后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鋼鐵組組員、
本書是記述周惠久先生一生經(jīng)歷的傳記作品,主要包括周惠久先生家世背景以及從出生、求學、留學、學成歸來任教于交大機械系,帶頭擁護交大西遷,創(chuàng)立“多次沖擊抗力理論”、率先開設并改革充實《金屬力學性能》課程,致力于金屬材料、熱加工、熱處理、材料強度等方面科研成就,深刻挖掘周先生身上具有的正直、坦率、艱苦樸素、平易近人的名士品格
本書講述了武則天傳奇的一生,內(nèi)容包括:武氏有奇女、后宮風云決、武后始攝政、李室漸衰微等。
《陜西好人譜2020》一書由中共陜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力量精心編寫,本書中共收錄了2020年度百余位陜西好人的先進事跡。《陜西好人譜2020》一書參照中央精神文明辦公室出版的《中國好人傳》,分為《助人為樂篇》《見義勇為篇》《誠實守信篇》《敬業(yè)奉獻篇》《孝老愛親篇》《自強勵志篇》六類,逐類編寫,每篇短文
本書為英國藝術家大衛(wèi)·霍克尼自述,于1980年出版,由尼科斯·斯坦戈斯編寫,大衛(wèi)·霍克尼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被關注、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幾乎涵蓋一切媒介,從油畫、素描、舞臺設計直到攝影和版畫印刷,而且他在這些媒介上都有所拓展。全書主要譯者為中國美術學院萬木春教授,他曾翻譯過《隱秘的知識》等大衛(wèi)·霍克尼系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