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門徑,本書由此入手,為普通人入門、理解和掌握陽明心學,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體系。 心學絕非空泛的理論,王陽明*重事上練,《傳習錄》和其他心學著述充滿了生動的事例和絕妙的譬喻,但現代人的解讀往往支離破碎、難
本書將馮夢龍《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全文整理,配以《王陽明先生圖譜》中王門弟子編繪的30幅插圖,加以詳細注釋解讀,并搜集附錄王陽明的各種傳奇事跡。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明代圖文,又充分吸收歷代史家、學者的記載和成果,是一部古今合璧、圖文并茂的王陽明傳記。
《說理會編》是明代儒者季本(1485-1563年)諸多著述之一。季本,字明德,號彭山,浙江會稽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自幼從其兄季木學習《春秋》,以經聞于諸生。弘治十七年(1504年)參加鄉(xiāng)試,為麟經魁。正德八年(1513年)前后,陽明便道歸省,季本前往就教,遂為門人!睹魅鍖W案》中,季本被歸為浙中王門學人。
高揚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灑脫,對改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有著積極的作用,是現代人修養(yǎng)身心的指導思想;同時,它對現代人個性的發(fā)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業(yè)的開拓進取也都有著有益的啟示。
本書作者針對明朝后期由盛轉衰出現的各種社會弊病,提出了興利除弊、勵精圖治的種種主張,并闡述了自己對修身養(yǎng)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體會和見解。
《傳習錄》是明朝*名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的心學代表作。全書共三卷,是王陽明門人弟子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全部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堪稱王門之圣書、心學之經典,是研究修習陽明心學的*基本的*作。
《呻吟語(精)/崇文國學經典普及文庫》為明代*名思想家呂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學,積*用世,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言簡意賅,洞徹精微,在當時及后世影響很大,以至于今!渡胍髡Z》綜采百家,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全書體現了儒家自強不息、積*用世的精神。但由于作者處于晚明時代,目睹了現實的黑暗與吏治的腐敗
書稿是關于明代中國哲學思想研究相關史料考訂的專集。作者通過對王陽明《傳習錄》等文獻典籍的整理考證,詳細梳理論述了王陽明、湛若水、莊定山、王守仁、王夫之等明儒學人的哲學思想,對把握理解明代王陽明等人的哲學思想有較好的幫助。
《朱舜水》介紹了朱舜水動蕩傳奇的人生,詳盡評析了其獨特的“舜水學”。矢志抗清的朱舜水,鑒于失地不可復的情勢,決心蹈海赴日全節(jié)。在日本得其精才而育之,成為“日本孔夫子”,形成其獨特的“舜水學”。“舜水學”以“實”為標宗;以“批”為要義;以“外”字顯明。
《李贄》一書主要介紹了泰州學派創(chuàng)派祖師李贄的生平履歷及深邃思想。他的哲學與社會思想、政治經濟思想、文學思想和史學思想,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使他處在時代矛盾的焦點上,在朝野引起了激烈爭論,以至于理解他乃是理解晚明政治走向、社會風尚和思潮變遷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