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亦可謂是“中華文化百科全書”。作者用淺顯流暢的語言,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jié)對語言文字、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并作了評述。閱讀本書,可以為讀者搭建一個系統(tǒng)的完備的國學知識體系框架,并從此愛上國學。
作品薈萃了陳寅恪、梁啟超、王國維、辜鴻銘、蔡元培、夏丏尊、李叔同、聞一多、徐志摩、陶行知、郁達夫、朱自清、林徽因等大師及其相關的文字。從不同視角反映了大師們的生活、讀書、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一段文字代表一段人生,代表一段歷史。作品字字珠璣,充滿智慧、哲思,有滋有味兒。
本書主要包括魯迅先生在白話文、小品文,以及一些訪談中對文學領域和文藝界現狀的思考。從行文來看,魯迅先生在國學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獨自咀嚼中對自身存在問題的求證。書中從中國語文的新生談起,到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為止,魯迅先生談到了小品文的危機、所謂“國學”、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后來,以及漢文學史綱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論
本書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書中,作者首先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國學進行了概述,繼而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等分別予以介紹,同時對各派別的代表性人物、學術觀點等做了說明和評述。其中,史學部分簡略介紹了考證學與考古學所獲的成果,讓讀者對治學的工具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哲學部分按時代次序排列,使讀者
胡適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在《國學盛宴》一書中,胡適先生從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三方面對我國古代哲學做了梳理,重點論述了《周易》、老子、孔子、莊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學思想,闡釋了中國哲學史上的天人關系、人性論、人生問題、知識論等問題。本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學精神的中國哲學史及開山著作。
本書收錄了章太炎先生有關國學概論、國學派別及發(fā)展、經學、史學、諸子等論述文章,也囊括了章太炎先生對白話與文言關系的分析,以及對經史典籍的理論闡述。其中,“國學概論”“國學派別”“國學如何發(fā)展”等章節(jié)對傳統(tǒng)學術中的經學、哲學、文學各方面做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對各時代學術發(fā)展源流、各學派著名學者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與精湛的評價
《百科全書》序言是全書提綱挈領的重要部分,向讀者介紹了《百科全書》的總體規(guī)劃和目標,概述了人類的思想史并提供了一份出自培根著作的圖表,說明各門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預言隨著新科學的發(fā)現,人類思想將取得進步,因而被譽為“一份啟蒙運動的綱領性文獻,一份啟蒙運動的中期報告”。
《國學季刊》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尼山學堂主辦的學術季刊,每年四輯,繁體橫排,16開本,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國學季刊》主要登載與我國古代傳統(tǒng)學術相關的各種專門性研究論文,內容涵蓋經、史、子、集四大部分。
本書收錄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張立文教授在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研究及其開創(chuàng)的“和合學”哲學體系方面的成果。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對國學做出新詮釋,要有全球的新視野、和合的新思維、變通的新理念、生生的新價值、現代的新方法。
《國學茶座》的創(chuàng)刊目標是“普及國學知識,發(fā)表國學新見,培育國學新人”。基于這樣的目標,該雜志的讀者應以大學生以及低于大學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學生的研究生、青年教師為主,同時,從事國學相關工作如編輯、圖書館、企業(yè)文化教育、對外漢語教育(孔子學院)等方面的專業(yè)人員以及一般國學愛好者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該雜志既注重知識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