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第一版《岱岳長青:陳岱孫紀念文集》由劉昀(陳岱孫先生的甥孫)和王曙光(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主持承擔,于2012年出版,收錄了陳岱孫先生的親友、學生等數(shù)十人對陳岱孫先生的回憶文章,其中包括厲以寧、張友仁、王夢奎、劉偉等著名校友。文集對于研究中國早期經(jīng)濟學教育有著特殊的意義,且收錄了陳岱孫先生的數(shù)十張珍貴照片,具有
本書將由張院士親自執(zhí)筆完成,全書20余萬字,圍繞其自身在我國小兒外科發(fā)展中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中國小兒外科的發(fā)展史。文中記錄了大量在期間發(fā)生的各種小故事、重要事件、所感所想所悟所得。此外,文中還描述了許多真貴的病例資料。記錄院士為國家和科學技術事業(yè)繁榮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及其成長經(jīng)歷,弘揚科學精神,彰顯優(yōu)良美德,營造尊重科
本書的寫作以譚鑫培的生平經(jīng)歷及其所創(chuàng)建的老生流派譚派的發(fā)展脈絡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譚鑫培對京劇發(fā)展的重要影響。譚鑫培對于京劇,特別是老生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他確立了京、漢語音為主的湖廣韻、中州調(diào)語音系統(tǒng),極大地更新豐富了老生唱腔,樹立起全能型演員的典范。本書書共十章,記錄譚鑫培的一生,也可見京劇老生流派的發(fā)展脈絡和京劇
《朱權研究史料文獻匯編》收錄了與朱權生平、著作相關的原始史料文獻數(shù)百件,其中有的來自經(jīng)典,但更多是散佚在古今一些很少為人關注到的較偏僻的書籍中。作者在全國各地圖書館、博物館等,搜羅爬抉,考察訪求,從海量文獻中挖掘出來彌足珍貴的資料,更難得的是,這些史料文獻的辨識、整理、去偽存真,還包含著二十年來作者在撰寫朱權傳記過程中
這是一本關于李煜的詩詞傳記,他有滿腹心事不知從何說起,他捧著一顆詩人的心,偏偏又被注定了的宿命。全書內(nèi)容包括:亂世風云天生異相賦異稟、蕭墻紛爭唯有詩詞寄空門、金玉良緣只羨鴛鴦不羨仙等。
卞善儀先生常說的話:功夫是磨煉出來的,鋼琴家是沒有星期天的人。涅高茲說過,要演奏好鋼琴,必須要花費吃完一噸鹽的工夫。音樂是聽的,不是看的,只要能彈出來,手的大小不是問題。教師不在時,學生也能被大家公認彈得好,就是真正的好。練琴要堅持不斷,有時,寒假等于一學期,暑假等于一年。凡是彈鋼琴的中國人,應該隨時都能拿出幾首中國鋼
阮章競(1914-2000)生活在一個翻天覆地的大時代,革命將他從一個油漆店學徒變成了出色的詩人、劇作家和文藝界的領導。他的成長經(jīng)歷、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和藝術探索,都有很多值得我們?nèi)ネ诰颉⒀芯亢豌懹浀臇|西。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主持下,山東大學張立群教授廣泛搜集阮章競的作品和相關研究成果,集結成《風骨崢嶸:阮章競研究資料匯編》。
謝自楚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冰川學者,他于20世紀50年代留學歸國后,一直從事山地冰川及南極冰川學的研究,在學術上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是中國現(xiàn)代冰川學的元勛和中國雪崩學初創(chuàng)人;他積極倡導在南極建立中國自己的科學考察站,推動了中國的南極研究;他注重學科間融會貫通,在極力推動冰川學、凍土學、冰雪災害科學等向冰凍圈科學發(fā)
本書以史為綱,通過對極富傳奇色彩的伍子胥一生坎坷經(jīng)歷的描寫,展現(xiàn)了伍子胥的真面目、真本色、真性情。作者將“伍子胥過昭關”、“專諸刺吳王僚”、“要離刺慶忌”、“伍子胥雞父大戰(zhàn)”、“孫武演陣殺姬”、伍子胥與孫武領兵伐楚“六戰(zhàn)入郢”等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縱深挖掘,貫穿始終。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給人以豐富的人生啟迪;結構嚴謹又跌
雷鋒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