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絳(994-1039),字希深,浙江富陽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六部侍郎。以父蔭任試秘書省校書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進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禮郎、汝陰知縣(今屬安徽)。本書是一部研究謝絳的較為全面的史料類圖書,作者歷經多年,搜集了有關謝絳的各類史料。全書共十三個章節(jié),大致可分三大部分:1.謝絳研究,謝絳家族主
該書分上下兩卷,主要內容是解州地區(qū)兩大關帝廟碑刻題記,是研究關公文化的重要文獻。關公文化是我國民俗文化及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道德尊崇,關乎傳統道德、士民生活、周邊經濟等等多方研究,對其相關碑刻題記的收集,是研究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
本書通過實地采訪核技術應用領域內的從業(yè)者,記述了五部分內容,分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fā)階段,核技術應用在抗疫中發(fā)揮的突出作用:在公眾安全領域發(fā)揮的重大作用;科技創(chuàng)新,鉆-60生產、呼氣探測上取得的突破;核應急醫(yī)療領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些內容都是核技術應用在公共安全、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的代表性成果,有保衛(wèi)北京奧運會的放射性物質探測裝置、
平魯是唐開國大將尉遲恭故里,同時也是“中國門神文化之鄉(xiāng)”和門神文化研究基地。此“尋訪卷”是我社出版的“故里卷”(2010年)和“考釋卷”(2012年)系列叢書之第三種,是系列圖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為該書主編與書中十余位作者,走訪京、津、冀、魯、豫、鄂、湘、陜及山西相關縣市,實地考察紀錄尉遲恭遺跡、傳說故事等之后,悉心整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記錄了濰坊市坊子區(qū)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階段涌現出來的144名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通過展示勞模先進事跡,謳歌勞模甘于奉獻的精神,激勵廣大職工群眾建功立業(yè),營造“尊重勞模,關愛勞模,學習勞模”的濃厚氛圍。
本書《地質人宋瑞祥故事》記述了一位在共產黨領導下、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地質工作者宋瑞祥人生中的百余個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應了社會的變遷、地質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全書分為8章:第一章水鄉(xiāng)情,第二章地質隊員,第三章在三湘四水磨礪,第四章在青海的日日夜夜,第五章回歸主業(yè),第六章地球衛(wèi)士,第七章為地球號診把脈,第八章前行
本書按照最能反映當前全市中心工作、最能體現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理念、最能覆蓋全市各行業(yè)和領域的標準,從200個先進事跡中精選50個進行精編,是第十五屆“雙優(yōu)”評選的精華合集。
本書分為“凝視:他者的目光”和“回望:我們的反思”兩輯,共收入中外學者39篇文章,由點及面,從鄉(xiāng)土寫實、國族經驗到地方記憶、女性身份等角度,重點梳理并分析了當代江蘇小說家如格非,畢飛宇,蘇童,蘇小青,魯敏,葛亮,詩人如卞之琳,韓東及先鋒詩派等在全球語境下的個體經驗和書寫形態(tài),追溯了他們作品在海外傳播的途徑,如何被譯介及
本書記述了一位在共產黨領導下、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地質工作者宋瑞祥的人生經歷。本書稿記述了地質工作者宋瑞祥人生中的百余個故事。書稿內容豐富,故事精彩。通過他的人生經歷,從一個側面反應了社會的變遷、地質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全書分為8個部分:踏遍三湘、路轉峰回、風雪兼程、回歸地質、攀登高峰、保護地球、追蹤地震、上下求索。
汪天云,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教授。本書輯錄了現當代的時間跨度內,在各個不同領域,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卓越貢獻的部分汪姓人物的突出事跡。書稿具體從這些人物的生平和主要成就展開,包括汪烈山、汪壽華等英雄,汪成為、汪菊淵、汪旭光等科學家,汪克明、汪江海等軍人,汪德祖、汪觀清等藝術家,汪立平、汪建平等企業(yè)家等都收錄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