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7年到2018年,這里收錄的7篇訪談跨越了超過四十年時間,曾散見于《10點5》《瓊斯媽媽》《加利福尼亞雜志》等文化觀察媒體。在這份獨特的結集中,勒古恩不僅談到了她的寫作和生活,如對科幻/奇幻體裁的看法、卡爾·榮格對其作品的影響、關于地海系列等經(jīng)典作品的寫作過程等,也談到了她同父母和丈夫的相處、養(yǎng)育
本書以存在主義心理學為理論背景,探究了十位非裔美國作家自傳中的存在性焦慮,展示了其“我只身前行,卻仿佛帶著一萬雄兵”的孤勇和頑強的生命力。道格拉斯努力尋找價值、道德感,諾瑟普為奴12年竭力求生存,赫斯頓從未放棄超越、創(chuàng)造自我,休斯用寫作應對焦慮,布克在事業(yè)中體現(xiàn)個人價值,賴特在困境中完善人格,馬爾科姆玩世不恭卻也志存高
誰是斯圖爾特布蘭德? 他在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立《全球概覽》,刊登了全球第yi張整個地球的彩色照片,喬布斯盛贊該刊物是影響了幾代人的圣經(jīng)并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引用布蘭德的名言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他蕞早提出了個人計算機的概念,早在個人計算機出現(xiàn)的7年前就多次暗示計算機一定會向普通民眾普及,被譽為硅谷的精神導師; 他創(chuàng)建了虛
《喬丹法則》在20世紀90年代出版后,喬丹暴怒。作者薩姆·史密斯憑借NBA芝加哥公牛隊隨隊記者的身份,追蹤著1990/1991賽季公牛王朝首冠的全過程,也看到了很多潛藏于幕后,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作者口中的喬丹不再是官方包裝下優(yōu)雅、無敵、英俊的完美戰(zhàn)神,而是一個在極致的好勝心驅使下,冷酷嚴厲、刻薄偏執(zhí)的暴君
《博爾赫斯談話錄》是博爾赫斯極具代表性的一部訪談集,從1966年美國作家理查德·斯特恩的訪談開始,到1985年博爾赫斯前往瑞士前在阿根廷接受的最后一篇訪談結束,共計十六篇,跨度長達20年,由理查德·伯金編輯成冊。在這些訪談中,博爾赫斯廣征博引,縱談文學、閱讀、寫作、哲學、失明、生死,從中顯示出博爾赫斯不僅是一位坦率、幽
本書是一部研究漢娜·阿倫特與以賽亞·伯林兩位思想家的傳記。他們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兩位思想家,同為猶太知識分子,人生經(jīng)歷有諸多相似之處,卻在歷史和哲學的核心觀點上存在根本性分歧。書中首次講述了這兩位杰出人物之間充滿矛盾的關系,并展示了他們的分歧如何繼續(xù)為今天的思想研究提供借鑒。本書以大量的檔案資料、生動的敘述、精彩的
本書是美國著名音樂記者查爾斯·R.克羅斯寫就的權威科特·柯本傳記。作者通過4年的調(diào)查、400多次采訪以及對柯本未出版的日記、歌詞和家庭照片等珍貴資料的抽絲剝繭,生動再現(xiàn)了這個傳奇搖滾巨星短暫而熾烈的生命足跡——從悲慘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進行音樂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終成名后在公眾和媒體的巨大壓力下自殺身亡!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從奧馬哈開始的成長之旅;兩次婚姻與家庭;投資與創(chuàng)業(yè)上的初試鋒芒;藍籌印花與西科一個不能少;伯克希爾的頂級智囊;站在格雷厄姆的肩膀上;投資生涯的高光時刻;危急時刻,力挽狂瀾等。
《再次遠行:萊昂納德·科恩訪談錄》收錄了科恩從1966年到2012年間接受的超過五十次訪談,在其中,科恩侃侃而談自己對于創(chuàng)作、愛情、文學、音樂、靈性和精神狀態(tài)的體驗與見解,完整呈現(xiàn)科恩的人生歷程與細膩內(nèi)心。
這是一本由新銳財經(jīng)作家劉與白撰寫的關于黃仁勛的傳記圖書。本書將從黃仁勛神秘的家族背景以及童年經(jīng)歷為基礎,層層抽絲剝繭去還原這么一位硅谷傳奇商業(yè)領袖的過去,看看他的少年、青年、工作等各階段到底是因為怎樣的經(jīng)歷,才導致了后面這個世界矚目的科技公司的誕生。從黃仁勛傳奇商業(yè)歷程中,探究其于人工智能領域的稱霸之路。黃仁勛的數(shù)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