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加若白多吉傳
《解脫道論》是一部論述佛教理論與實踐的論書。書中所建立的禪定理論和闡述的心理分析學說,至今仍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它既是一本修習佛法的入門書,也是佛教理論的綱要性典籍。
《佛性論》以“佛性”為主體而廣泛論議,幾乎同時囊括了印度所傳大乘佛教各宗精義,并加以附有新義的組織與闡釋,自成系統(tǒng)。雖為不少學者視為如來藏系之論典,但也結(jié)合了般若中觀與唯識學的義理來組織學說,因而此論具有廣泛的兼容性。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共有八卷,分十三品,自人天乘法說起,進而聲聞、緣覺、菩薩諸乘,終至佛果修證!洞蟪吮旧牡赜^經(jīng)》雖然是“法備五乘”,而目的一樣是教菩薩法,終而佛乘,只是就不同根性的眾生,說法由淺而深而已。本經(jīng)除<序品>中有些神通及超現(xiàn)實境界的描述外,其后的解說開示,或教誡,都是很平實親切的,很少超出我們識量認知之外
本書簡稱《禪波羅蜜》《漸次止觀》《次第禪門》,隋代天臺智顗撰述,是系統(tǒng)論述天臺宗教義“漸次止觀”(屬“六妙門”之一)的著作。是中國佛教史上一部兼重理論與實踐的佛教禪定學著作,同時也是結(jié)合了小乘與大乘禪觀的代表性著作。
本書從浩瀚的大藏經(jīng)典,同時也從各種世俗的典籍中,選取了大量的資料,分門別類進行編排,為當時僧俗兩眾提供了全面而實用的導覽利器。
本書又稱《高僧傳初集》,或簡稱《高僧傳》,是前人有關(guān)高僧傳記的綜合。諸位高僧或以傳譯經(jīng)典、闡釋義理而使慧燈長傳;或以神通利物、遺身濟眾而使佛法深入人心;有的以精進修禪為四方禪林作則;有的則以戒律嚴謹而成為天下學僧之模范。
《李叔同.明月照天心/文化中國.邊緣話題(第5輯)》以李叔同的生平為主線,將李家的興衰和清末民國時期中華大地的動蕩不安相交融,講述了他詩、詞、音樂、繪畫、書法、篆刻、戲劇等多方面的才華和成就;隨著文字的沉浮輾轉(zhuǎn),呈現(xiàn)了他部分詩詞、繪畫、書法、篆刻作品。在生活的磨礪中,他追求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使他擁有了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也帶
《中國禪與美國文學》探討的是比較文學學門中的文化移植課題,所探討之內(nèi)容則屬中國文化西漸的范疇,專注于研究中國禪如何移植到美國文學作品之中。此書試圖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從歷史的與文化的角度上來看,中國禪如何傳入美國文化界、文學界?二十世紀中葉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文學作品中,吸收了什么中國禪文學的養(yǎng)分?在這大規(guī)模的文化移植中
本書共計收錄正文33篇,附錄4篇。主要探討了六朝至唐代,佛教對中國文學文體、題材、表達方式等諸方面的影響。保留了《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中的經(jīng)典內(nèi)容,如佛偈文體學論述、佛教故事溯源、唐詩與佛教關(guān)系考論等。新增篇目為《賈島詩“獨行”、“數(shù)息”一聯(lián)詞義小箋》《李賀詩中的“仙”與“鬼”》《李賀與漢魏南北朝樂府》等。另收錄訪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