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所作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寓言短小警策,筆鋒犀利;山水游記,準確細致,富有生趣,標志著這一文學樣式的完全成熟。其詩風格清俊,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本書選錄其優(yōu)秀詩文,注釋翔實,考據詳確。
本書選錄盛唐邊塞詩人的代表作家高適詩129首、岑參詩*2首,詳加注釋,對以往注本中的注釋疏漏頗多匡正。所選作品既較集中地反映出唐代邊塞詩的奇異風貌,又從不同側面體現(xiàn)了高、岑二位詩人的創(chuàng)作概況。前言論述了兩位詩人創(chuàng)作的異同和邊塞詩興盛的歷史條件。
王陽明是傳統(tǒng)中國后期與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僅在中國學術文化史上占據核心地位,而且風行天下,傳遍中國,走向世界(杜維明語)。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陽明全集》自1992年出版以來,有力地推動了王陽明及心學研究,業(yè)已成為王陽明文集最權威的版本。然自是書問世以來,王陽明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眾多的王陽明佚詩佚文被發(fā)掘出來。束
墨子(前468-前376)為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jié)葬、節(jié)用等觀點。墨家在戰(zhàn)國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F(xiàn)存《墨子》一書,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記述墨子言論兩部分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編《四庫全書》時,僅存五十三篇。乾隆時,盧文昭、孫星衍互校此書,略有
重視家庭教育,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是同類作品中對后世影響*的一種,被認為可以家置一編,奉為楷式。書中所提出的治家教子之方和為人處世之道,至今仍能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發(fā)。本書注釋廣泛借鑒了前人研究成果,譯文流暢。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關于文學批評的著述中*為人所重視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但他又擯棄西方理論局限,力求運用自己的思想見解,嘗試將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批評中。從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
歐陽修是北宋開一代風氣的大文學家,詩、詞兼擅,尤以倡導古文運動而成為文壇領袖。這本選集選錄詩185首、詞44首、文46篇,分體編年,詳加注釋。入選作品顧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文學成就等方面,較全面地反映了歐陽修所處的時代和他的創(chuàng)作概況。附《歐陽修簡譜》。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兜赖陆洝返陆洸糠,在經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
《牡丹亭(精)/國學典藏》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之一,明傳奇的經典之作。杜麗娘游園驚夢,于夢中與書生柳夢梅一見鐘情,夢醒后尋夢無著,繼而一病夭亡,死而復生。該劇一誕生,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清代學者吳吳山的未婚妻陳同、妻子談則、續(xù)娶妻錢宜,對《牡丹亭》情有獨鐘,留下了一段評點佳話。吳吳山人三婦,從女性的角度賞玩評點,細
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體者載智也”,擁有健康即擁有一切。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愈來愈重視健康問題。治病在于“治未病”,治未病即預防疾病,本書汲取了歷代中醫(yī)典籍“治未病”之精髓,詳細論述了疾病產生的根源,解讀了中醫(yī)養(yǎng)生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