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中國近代繪畫之父、中國現(xiàn)代美術奠基者徐悲鴻的談論美術相關問題的文章,其中穿插了徐悲鴻的繪畫作品彩頁。書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美術概論和中國美術史;二、對美術作品的點評,包括對傅抱石、李可染、齊白石、米開朗基羅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鑒賞;三、為中外藝術家所作的小傳,包括任伯年、泥人張、喬托等。使讀者得以了解徐悲鴻
本書收錄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有關戲曲的散文、隨筆等,分為對中國京劇藝術的一般性介紹和梅蘭芳個人的舞臺表演經(jīng)驗、老藝術家們的人物小傳和表演評論、對不同劇種和劇目的點評三個部分,并配有梅蘭芳劇照等相關插頁。從中讀者可以增進對戲曲藝術,包括京劇、昆曲、梆子等不同劇種的認識,感受到老藝術家們對戲曲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熱
顏真卿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體至今仍被當作書法教學的典范。然而,顏真卿的書風似乎并不具有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魅力,古往今來的評論家們,習慣用中正、準確、莊重、嚴峻、強勁這些詞來描述顏真卿的書法,卻很少用優(yōu)雅或美來形容他的風格。本書從這個角度展開研究,探尋書法風格被賦予的重要的道德意義和政治意義。書中展示了顏
這是一本用畫筆記錄生活的圖畫書。作者用畫筆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與子偕老的老夫妻、在疫情中的家人、努力工作的打工人、玩耍的孩子等多彩的生活場景。
本書匯集了對中國山水畫經(jīng)典理論與創(chuàng)作問題的諸多思考。結合畫家及觀者的感知經(jīng)驗,從士人的審美思想脈絡中闡發(fā)傳統(tǒng)山水畫中的光影氣韻臥游師造化和遠等重要范疇,以此揭示山水畫的視覺特點、空間表達與士人的精神性理想。并在具體作品案例的分析中,重新審視宋元山水畫的筆墨語言及其象征性等問題。本書還融入了作者真實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與實踐體悟,
《薪火:致敬科學家精神》系列圖書,旨在激發(fā)青少年讀者的科學興趣,點亮他們心中的精神火炬,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科學理想。同時,讓科普宣傳持續(xù)升溫,讓科學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fā)芽,讓青少年擎起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火炬,主動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匯入民族復興的時代大潮,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本系列圖
藝術設計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并且一直處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中!端囆g設計十五講(第二版)》史論結合、以論為主,在敘述歷史時著眼于歷史過程所積淀的理論形態(tài),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tài),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分述早期工業(yè)時期的藝術設計、現(xiàn)代派藝術對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對藝術設計特別是藝術設
本書以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為主要論域,深入探討了這三位神圣羅馬帝國音樂巨匠的代表性鍵盤音樂作品。從歷史的角度觀視,他們所經(jīng)歷的恰是從宗教改革到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的巨大浪潮時期。歷史語境提供了對鍵盤藝術形式的另一種全面觀察,也提供了進一步的研究鍵盤作品在基本層面上是如何變化的,以及音樂家們是如何在社會變革的滾滾浪潮之中度過自
這是一本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及材料運用研究的學術著作。在多元文化交匯發(fā)展的今天,高科技的突飛猛進,使新思想、新成果、新理念不斷地介入藝術之中,改變并豐富了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領域——綜合材料表現(xiàn)!熬C合”作為一種形式語言,包容了以繪畫、雕塑和各種信息媒介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方式。在形式上它融合了繪畫和設計對視覺
本書稿是一部攝影作品圖片集。二十年前,作者走遍了貴州的山水村寨,積累了大量的圖片資料,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了貴州獨特的少數(shù)民族人文風景,留下了許許多多彌足珍貴的歷史印記。作者為師范院校藝術專業(yè)青年教授,業(yè)余愛好攝影。從不同的視角,展現(xiàn)黔東南地區(qū)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畫面中有連綿的大山和陡峭的山崖、老百姓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