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3篇5章,首先講解光學基礎知識,第2篇對各類設計方法進行詳盡論述,第3篇對各類照明設計實踐案例進行深入剖析。本書將復雜的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使讀者能夠輕松理解和掌握專業(yè)知識。本書還強調實踐操作的重要性,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分析,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照明設計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
本書分為基礎篇(基本素養(yǎng)、工作流程)、工程測量提升篇(工作難點與解析)和創(chuàng)新篇(技術創(chuàng)新),按照工程施工工序安排完整地闡述了建筑施工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常見技術問題及重難點解析。本書知識體系清晰、完整,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圖文并茂,可供建筑施工測量管理人員、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的培訓使用,也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
本書共六章,包括緒論、圍護結構填充相變材料熱工性能研究、保溫相變玻璃窗光熱性能研究及節(jié)能優(yōu)化、火災條件下相變玻璃窗圍護結構熱力耦合分析、附加太陽房玻璃圍護結構優(yōu)化研究、主動太陽能利用技術在農宅中的應用。
本教材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相關術語主要依據《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28—2011),相關要求則依據《建筑施工測量標準》(JGJ/T408—2017)和《工程測量標準》(GB50026—2020)。結合“崗課賽證”融通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照現場測量工程師的職業(yè)要求,結合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地理空間信息采集
照明工程設計涉及光學、電學、美學、建筑學、計算機學等學科,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性工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照明工程設計已逐漸成為智慧家居乃至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結合照明設計入門者的學習習慣和需求,系統(tǒng)講解照明設計相關知識及軟件操作,主要包括照明基礎知識、常見的燈具產品與應用場景、照明設計理念,以及結合DIAL
本書共十一章,按玄關及走廊、客廳、餐廳、臥室、兒童房、衣帽間、書房、廚房、衛(wèi)浴間、休閑及娛樂空間和細節(jié)區(qū)域十一個功能空間進行劃分,結合各個空間的特點直接給出照明設計思路和設計原則,并通過實景圖、照明平面圖與漫畫插圖相結合的方式展現具體的設計手法。本書可供室內設計專業(yè)人員和在校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建筑、室內環(huán)境藝術
本書依據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2024年版)(以下簡稱《標準》)進行編制,并與其配合使用,為綠色建筑評價工作提供更為具體的技術指導。本書重點細化了《標準》正文技術內容和評價工作要求,整理了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并對評審時的文件要求、審查要點和注意事項等作了總結。為方便讀者使用,本書附錄
專著,人工智能作為驅動新一輪產業(yè)變革的新引擎,在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的同時也會伴隨對設計思維的沖擊,建筑師正在面臨人工智能帶來的設計轉型。作為世界大國,中國在面對這一嚴峻挑戰(zhàn)以及高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之際,我國數字化轉型及“30碳達峰,60碳中和”目標為建筑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出了危中尋機的新議題。本書旨在探討建筑設計領域中設計
本書為浙江大學建筑專業(yè)典藏叢書之一。本書收錄了浙江大學建筑學專業(yè)1980級、1981級和1982級三個年級學生純粹手工繪制的普陀山古建筑測繪圖,內容涵蓋普陀山主要寺庵院等古建筑。書中所錄測繪圖是根據現場測繪草圖整理謄清的底稿,是繪制正式測繪圖的底圖,即所謂的正圖草底。書中所錄圖紙工草兼?zhèn)洌鷦吁r活,是古建筑測繪工作和
本書以DeepSeek技術實踐為核心,探討算法如何重構文化旅游場景,推動沉浸式體驗與個性化服務的革命性升級。基于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和實時動態(tài)建模,DeepSeek構建了多模態(tài)交互系統(tǒng),將物理景區(qū)與虛擬場景無縫融合。如通過AR增強現實還原歷史遺址原貌,或通過動態(tài)路徑規(guī)劃優(yōu)化游客動線,解決傳統(tǒng)文旅中擁堵、體驗單一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