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認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或者無意識中的內容,總是與遠古的神話遙相呼應。在《英雄與母親》中,榮格借用諸多神話傳說與考古資料,以及原始文化的圖畫,來確認這種特殊的心理聯(lián)結,為其集體無意識與原型理論做論證。相比于弗洛伊德,榮格更加注重象征背后的原型意象及其表達,并從文化的視野來擴展對力比多概念的理解,發(fā)掘英雄與母親古老意象背后的精神分析內涵。因此,本書成為了榮格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的開端,也為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發(fā)展做了充分的鋪墊。
《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是由“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與另外兩位存在心理學先驅者安杰爾和艾倫伯格合作主編的一本譯文集。該書首次向英語世界特別是美國系統(tǒng)地介紹了歐洲的存在心理學思想,主張存在主義是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因而被譽為美國存在心理學的“圣經”。本書為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開啟了一種新維度。這是終極問題的維度,關于人之本質及其在整體或現(xiàn)實中的地位問題的維度!A_·蒂利!洞嬖冢壕癫W和心理學的新方向》簡直就是當前以英語論述存在分析的主要著作!秱體心理學雜志》對困惑
《自由與命運》一書是羅洛·梅于1981年出版的其晚年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羅洛.梅以存在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其豐富的心理治療實踐為依據(jù),以一個藝術家的富有想象力的深刻思考,引經據(jù)典地分析了西方社會關于自由和命運的歷史發(fā)展及其思想內涵,并結合20世紀80年代之前美國社會的現(xiàn)實,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美國社會和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其中不乏給人帶來深刻思想啟示的經典語句。可以說,這是一部讀來發(fā)人深省、讓人禁不住掩卷長思的人生啟迪之書。特別具有啟發(fā)性,甚至令人稱奇的是,梅博士對神秘事物抱持尊重態(tài)度。貫穿全書,能讓人看
本書為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格式塔治療之父弗雷德里克·皮爾斯的一部獨特的自傳,首次出版于1969年12月。書中,作者應用了他聚焦于覺察的理論,寫下了“所有想要寫下的任何東西”,集反思、回憶、理論、詩句和討論于一體,充滿了作者對自己過往生活與當下狀態(tài)的審視與剖析。本書文體特別,部分采用了詩歌體裁,充滿了文字游戲,有時候卻又是理論化的;寫作風格活潑,非常自然,極具個人特色。這些風格獨特的文字,既展示了皮爾斯格式塔治療的形成與發(fā)展,也讓我們感嘆于這一療法的驚人效果。本書有助于我國心理學專業(yè)人員了解皮爾斯的
本書為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治療之父弗雷德里克·皮爾斯的第一部著作,1942年初次出版于南非,1947年在英國再版。在本書中,皮爾斯修正、擴展了他關于口腔阻抗的論文,在某些方面強烈地批判了精神分析,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里德倫德爾的分化思想、史末資的整體論、賴希的思想、有機體的理論、格式塔心理學、韋特海默和勒溫的場理論、現(xiàn)象學、存在主義的思想,以及其他原創(chuàng)思想。書中諸多洞見日后成為格式塔治療的核心思想。全書分三個部分:前兩部分用于理論討論,分別涉及整體論和精神分析,以及精神的新陳
本書作者馬斯洛不僅對人性本質和人類潛能的可能性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闡述需求層次理論,也暢談人生意義與幸福、教育與學習、愛與激情、工作與享樂、創(chuàng)造力與刻板思維、情緒與心理健康等關于人性諸多重要的問題,都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本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書中,他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主義心理學科學觀的理論、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xiàn)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峰體驗理論等。需要層次理論是馬斯洛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至今仍在多個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本書是對1954年初版的修訂,對出版16年的經驗做了系統(tǒng)的思考、深入的總結和全面的提升。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都~約時報》《動機與人格》被公認為20世紀50年代心
本書介紹了拉康的主體性理論。在后結構主義思想家宣布主體死亡的浪潮中,作者逆流而上,探討了作為一個主體誕生的意義,帶領讀者一步步進入拉康的概念體系,解釋了一個人如何成為主體導致精神病。本書清晰地引導讀者穿越拉康理論的迷宮,將他者、對象、作為語言結構的無意識、異化與分離、父性隱喻、享樂和性差異等核心概念拆解開來,結合拉康在臨床上的關注點來闡述他的理論,提供了迄今為止對拉康作品最平衡、最精密、最有洞察力的見解,特別適合入門者閱讀。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推理心理學的含義、產生和發(fā)展歷史,以及主要的實驗范式,然后從發(fā)展階段、主要內容、實驗證據(jù)等方面對西方這一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邏輯理論、心理模型理論、雙重加工理論和條件概率理論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述評,最后從理論和實驗證據(jù)兩個方面論述了本書提出的推理題與推理者的推理知識雙重結構模型。
本書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來介紹心理學史,為我們開啟了了解心理學的奇幻之旅,闡釋心理學為什么產生和獨立,為什么發(fā)展和演變,以及當下心理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與前景是什么。另外,配有大量全彩圖示和對知識點的分拆講解,有助于豐富讀者的感官體驗,幫助讀者輕松了解心理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