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定位在法學與倫理學的交叉研究上,以問題為導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則,希望開拓一片法學家與倫理學家自由交流的學術空間,構筑一個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識的思想論壇。
本書是在作者優(yōu)秀校級、省級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精心打磨而得。個人信息權利是一種新興權利。個人信息權利體系的內容需要進一步明確,個人信息利益需要更加清晰地厘定,個人信息權利體系中各個權利的對象與客體需要準確地界分,個人信息權利的規(guī)范力由來需要更強的評價性理由。這些都是個人信息權利理論進一步精細化以及司法實踐應用亟須解決的問
本書系對《民法典》訴訟時效與期間制度的評注,內容覆蓋《民法典》第188條至第204條。本書在明確時效期間之于民事法律制度的普遍意義的基礎上,對每個條文做出了系統(tǒng)全面的評注。其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第一,對司法實踐涉及時效期間適用的裁判進行類型化整理,抽取先例、形成典型,清楚地呈現(xiàn)每個條文實踐適用的全貌;第二,考察每個條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在長壽、少子和人口遷移等多因素推動下,人口老齡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成為當前與今后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正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如何有效加以應對是擺在我們所有人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書應時而作,告訴我們應如何構建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系統(tǒng)梳理了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全書以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防、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事后恢復四個階段為主體脈絡展開章節(jié)安排。首先,介紹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危機等基本概念與方法理論;其次,闡述應急管理的預案、體系、機制和法制等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再次,從突發(fā)事件的預防、準備、響應、事后恢
《行政管理工作中的108個怎么辦》是針對新手行政經理而編寫的,包括六部分,每部分四節(jié),對應采用“月”代表“章”,“周”代表“節(jié)”。本書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個月——進入角色;第二個月——自我提升;第三個月——行政事務管理;第四個月——財產物資管理;第五個月——文件資料管理;第六個月——總務后勤管理。本書進行模塊化設置,簡單易
本書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出發(f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氣候治理二者邏輯關系的理論闡釋為基礎,通過全球氣候治理的主要行為體、全球氣候治理規(guī)范與制度、全球氣候治理權力格局三個要素,系統(tǒng)分析了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的形成與演變,尤其是分析和考察了自2015年《巴黎協(xié)定》達成以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的新變化
本書聚焦居委會行政化議題,從居委會的歷時變遷、結構運作與現(xiàn)時互動所編織的“真實網”出發(fā),追蹤和辨析基層社區(qū)場域中的力量,以及在此影響下居委會的角色扮演、行為選擇和互動策略。本書發(fā)現(xiàn),居委會行政化是歷史積淀、現(xiàn)實情勢和制度建構的非預期后果,存在“三重面相”:缺乏政治、文化、歷史等諸多社會因素的捭闔互動與歷史性流變,居委會
本書從當代人類學理論視域研究中國的政治人類學,以日常語言視角為核心,試圖從“不以西方為出發(fā)點的政治”研究進路把握政治人類學。本書也是在與西方社會科學根本問題對話的基礎上進行的政治研究進路探索。
《復旦馬克思主義評論》是復旦大學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的集刊。以本書為載體的馬克思主義多學科、跨學科交叉融合創(chuàng)新,將有助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轉化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支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復旦學派”。本輯為第一輯,設置“特稿”“當代中國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