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是基于《CCF青少年計算機程序設計評級標準》開發(fā)的一個系列培訓教材。該標準圍繞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共分十級,其中1-3級為基礎級,4-5級為提高級,6-7級為高手級,8-10級為大師級。本叢書將評級內容進行歸納,計劃1-3級出1本、4-5級出1本,6-7級出1本,8-10級出1本,共4本教材。
《傳感技術與中學物理探究實驗》以美國PASCO公司提供的“科學工作室”實驗系統(tǒng)為平臺,以中學物理新課程內容與理念為基礎,將傳感器與中學物理實驗進行有效整合,設計了關于力、熱、電、光、原子物理等上百個物理探究實驗。實驗采用先進的傳感技術采集各種物理量的數據,將各種外界信號轉換成電腦可以識別的電信號,通過數據轉換接口在電腦
本書以初中化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SEC”課程實施調查模型,探討中國大陸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與課程標準一致性水平狀況。
本書以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一手調研材料為基礎,內容涉及中小學布局調整、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規(guī)范管理、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全面二孩”政策對基礎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等課題,匯集了基礎教育領域研究的各個方面,不僅向社會介紹了福建基礎教育領域發(fā)展新格局和新趨勢,也提出了亟待解
2014年,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高校內部權力運行制約與監(jiān)督體系研究'的支持下,大連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12月18-20日共同主辦了一場以'大學治理: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了本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學者,也吸引了國內許多學者的積極參與。據統(tǒng)計,共有來自美國
本書首先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建構了中學科學教材中科學探究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深入訪談的基礎上修訂和完善了中學科學教材中科學探究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以初中物理教材為例,采用內容分析法對相關教材的科學探究進行了分析,并比較了不同版本教材在科學探究上的差異和特點。最后,通過對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學生和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了使
本書選擇從關鍵詞的視角切入,在對課程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擷取了課程釋義、課程效能、課程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類型、綜合課程、選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課程、隱性課程、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課程領導、課程改革等當前使用較多、較為常見的課程術語,通過對這些術語的梳理來呈
《華僑大學年鑒(2014)》是資料性綜合性年刊,主要收錄了華僑大學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發(fā)生的重大事件。2013年創(chuàng)刊,每年出版一卷。《華僑大學年鑒》旨在反映華僑大學年度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進程和*新成就,供全校各單位及海內外社會各界了解和研究學,F狀與
《全國高等院校教育碩士規(guī)劃用書: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教程》共15章,包括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理論與教學結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師信息素養(yǎng)構成、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應用、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的工具軟件介紹四部分內容。通過“理論學習-方法與模式-素養(yǎng)需求-實踐示例-工具軟件使用”的學習路徑,有效地培
本書共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和教學技能實訓三大模塊。重點是教學設計和教學技能實訓這兩個模塊。教學設計模塊的重點是閱讀教學設計與寫作教學設計,教學技能實訓的重點是說課與模擬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