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P7 海洋學】 分類索引
  • 中國海洋社會學研究-2015年卷 總第3卷
    • 中國海洋社會學研究-2015年卷 總第3卷
    • 崔鳳 陳濤/2015-7-1/ 社會科學文獻/定價:¥69
    • 《中國海洋社會學研究》是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海洋社會學學術理論集刊,集刊依托中國社會學年會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在參會論文集中遴選優(yōu)秀論文集結出版。本集刊辦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載、轉載海洋社會學相關研究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學術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為我國海洋社會學的連續(xù)性集刊在國內學界屬于首創(chuàng),

    • ISBN:9787509775004
  • 膠州灣六六六的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
    • 膠州灣六六六的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
    • 楊東方, 楊丹楓著/2015-6-1/ 科學出版社/定價:¥85
    • 《膠州灣六六六的遷移過程及變化趨勢》創(chuàng)新地從時空變化來研究六六六(HCH)在膠州灣水域的分布和遷移過程。在空間尺度上,通過每年六六六的數據分析,從含量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節(jié)分布的角度,研究六六六在膠州灣水域的來源、水質、分布及遷移狀況,揭示了六六六的遷移規(guī)律。在時間尺度上,通過10年六六六的數據探討,研究有機農

    • ISBN:9787030446374
  • 渤海海冰儲量測算與品質評價
    • 渤海海冰儲量測算與品質評價
    • 顧衛(wèi)等著/2014-11-1/ 科學出版社/定價:¥139
    • 顧衛(wèi)、史培軍、陳偉斌、謝峰、許映軍等編著的《渤海海冰儲量測算與品質評價》是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基金項目“渤海海冰作為淡水資源的儲量測算”(40335048)和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重大項目課題“渤海海冰資源開發(fā)利用關鍵技術及試驗研究”(2006BAB03A03)部分工作基礎上撰寫而成的。本書采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

    • ISBN:9787030419149
  • 海底構造與地球物理學
    • 海底構造與地球物理學
    • 吳時國,張健著/2014-8-1/ 科學出版社/定價:¥98
    • 《海底構造與地球物理學》綜合海洋地球物理、海底構造學和海洋地質學等學科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強調海洋地球物理與海底構造學之間的學科交叉,系統(tǒng)地介紹了海洋地球物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技術,厘定了海底構造和地球物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和創(chuàng)新點,論述了海底構造的形成演化及動力學過程。

    • ISBN:9787030409348
  • 中國海相沉積體系與儲層分布
    • 中國海相沉積體系與儲層分布
    • 朱如凱等著/2014-6-1/ 科學出版社/定價:¥188
    • 本書系統(tǒng)總結了中國海相油氣地質系列叢書》系統(tǒng)總結了中國海相沉積發(fā)育的構造背景、層序演化與生儲蓋組合,詳細介紹了海相碎屑巖與海相碳酸鹽巖兩大沉積體系及其儲集體類型,以塔里木盆地及四川盆地的某些地層為實例,對中國海相儲層的特征與主控因素進行分析。本書可供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與開發(fā)的科研與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院校師生

    • ISBN:9787030406767
  • 海岸帶空間規(guī)劃與綜合管理——面向潛在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法
    • 海岸帶空間規(guī)劃與綜合管理——面向潛在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法
    • 郭振仁主編/2013-10-1/ 科學出版社/定價:¥78
    • 《海岸帶空間規(guī)劃與綜合管理:面向潛在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法》在分析海岸帶水陸銜接、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使用功能復雜等突出特點的基礎上,論述了氣候變化增加海岸帶的災害風險和脆弱性等潛在問題,介紹了國際上新興的基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管理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方法,結合我國的實際,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最新的海岸帶空間規(guī)劃和綜合管理理論、流程與技術方法。 《海岸帶

    • ISBN:9787030388728
  •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海洋科學
    •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海洋科學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編/2012-3-1/ 科學出版社/定價:¥45
    • 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學部歷時兩年多聯(lián)合開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著600多位院士、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叢書含總論和19個學科領域專題報告,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了解前沿領域和重點方向及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促進我國學科均衡、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必將發(fā)揮積極作用。

    • ISBN:978703033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