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病理學視野中的高校素質教育研究》是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實施問題進行的理論探討、實證分析和專題研究。在梳理了前人關于教育病理學理論與實踐成就的基礎上,運用其對教育反向研究的工具和視角,以辯證唯物主義作為本研究的哲學方法論,以社會學分析中的集體主義為主作為本研究范式,采用調查法、文獻法、因果分析法等具體研究方法,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病理性癥狀、致病因素、治理對策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最后形成了既有邏輯分析,實證分析,又有操作措施、案例支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果。一、建立在調查基礎上,提出了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病理性癥狀在目標實現(xiàn)職能上,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浪費;在自我維持職能上,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沖突;在對外關系上,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滯后;在對內關系上,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差別。并指出了這些病理性癥狀存在對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危害。二、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病理性癥狀進行了深入的病理分析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病理性癥狀進行了深入的病理分析,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致病因素既有教育外部因素,又有教育內部因素,并且是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教育外部致病因素主要有:功利性觀念因素、制度供給不足因素、政策制度執(zhí)行不力因素;教育內部致病因素主要有:教育結構失衡、教育目的偏移、教育實踐阻隔、教師素質影響;內外因素導致素質教育的實施中存在教育外部與內部張力、國家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家長對升學率的需求之間的張力、學校法人即期利益與整體長遠利益之間的張力等,一次次穿透素質教育科學實施的緩沖器,轉向應試教育,導致應試教育積重難返,素質教育實施病理性癥狀出現(xiàn)。三、對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探討從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征入手,探討了高校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需要。建構了面向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大學生需具備的基本素質:富有時代感的政治道德意識素質,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文化科學技術素質,富有競爭性的身體心理素質。四、從理論層面、制度層面、操作層面提出了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問題的治理對策理論層面實現(xiàn)從新古典主義發(fā)展理論到和諧發(fā)展理論的轉變,在發(fā)展的價值定向方面,強調素質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在發(fā)展的對象定位方面,強調素質教育必須堅持全面性原則;在發(fā)展的過程特性方面,強調素質教育必須堅持協(xié)調、持續(xù)性原則。在制度層面加強素質教育制度的有效供給,通過穩(wěn)步推進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素質教育實施的招生考試制度;積極完善細化素質教育相關制度,對有關重要條目做出明晰的規(guī)定,充實素質教育制度的內容;加強素質教育制度的絕對供給,通過建立信息溝通機制、社會責任機制、經費分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建立推進素質教育的剛性評價制度、素質教育相關的責任追究制度、師生的閑暇教育制度,完善素質教育制度體系。在操作層面應政府重視,作為工作主題;轉變教育觀念,不斷采用適宜的工具,進行素質教育流程再造,加強有關角色人員的培養(yǎng)等,推進執(zhí)行以執(zhí)行求實效。并例舉了青島科技大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的具體做法。《教育病理學視野中的高校素質教育研究》以筆者碩士論文為基礎,又以新的體系進行了充實提高,期望對素質教育的理論有所貢獻,對大學生參與素質教育以及高校開展素質教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聶法良,青島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71年3月生,山東臨朐人。先后就學于聊城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歷任青島科技大學團委書記、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等職。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課題10余項,獲山東省軟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高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青島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3項:發(fā)表學術理論文章20余篇,編著教材專著8部。
緒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狀況
二、國內研究狀況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病理學:解析教育問題的有效工具
第一節(jié) 教育病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相關教育病理學理論
一、新堀通也論教育病理
緒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狀況
二、國內研究狀況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病理學:解析教育問題的有效工具
第一節(jié) 教育病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相關教育病理學理論
一、新堀通也論教育病理
二、日本其他學者論教育病理
三、中國學者論教育病理
第三節(jié) 教育病理學作為分析工具的必要性
一、教育病理學是對教育的反向研究
二、教育病理學關注對教育系統(tǒng)、教育組織的研究
三、教育的反向研究對素質教育的研究很有幫助和啟發(fā)
第二章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jié)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的病理性癥狀
一、在目標實現(xiàn)職能上,高校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浪費
二、在自我維持職能上,高校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沖突
三、在對外關系上,高校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滯后
四、在對內關系上,高校素質教育實施存在教育差別
第二節(jié)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病理性癥狀存在的主要危害
一、影響我國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
二、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影響學生個人縮小與知識經濟時代素質要求差距
第三章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問題的病理分析
第一節(jié) 教育外部致病因素分析
一、功利性觀念因素
二、制度供給不足因素
三、政策制度執(zhí)行不力因素·
第二節(jié) 教育內部致病因素分析
一、教育結構失衡
二、教育目的偏移
三、教育實踐阻隔
四、教師素質影響
第四章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jié) 當前時代的基本特征
一、經濟發(fā)展知識化
二、世界經濟一體化
三、知識創(chuàng)新突出化
四、能力素質本位化
五、學習行為社會化
第二節(jié)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基本內容
一、富有時代感的政治道德意識素質
二、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文化科學技術素質
三、富有競爭性的身體心理素質
第五章 當前高校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問題的治理對策
第一節(jié) 理論層面——用和諧發(fā)展理論指導高校素質教育
一、高校素質教育必須以人為本
二、高校素質教育必須堅持全面性原則
三、高校素質教育必須堅持協(xié)調、持續(xù)性原則
第二節(jié) 制度層面——積極進行高校素質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
一、制度的內涵
二、制度的特征
三、制度的功能
四、高校素質教育制度的內涵和特征
五、充實素質教育制度的內容
六、完善素質教育長效機制
第三節(jié) 操作層面——高度重視,強力推進執(zhí)行
一、政府重視,作為工作主題
二、推進執(zhí)行,以執(zhí)行求實效
三、實例舉要,以落實達目標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