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夢莊園》是一本具有鮮明個人風(fēng)格的散文集。
作者以一種亦散文亦小說的獨到筆法,寫出了鄉(xiāng)土中原的生活原貌,大時代里一個大家庭的悲歡離合以及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亦真,亦幻。
本書分為兩部分:初編與續(xù)編。初編中的《暖雪》曾獲廣東省第三屆魯迅文學(xué)獎,續(xù)編中的《我和父親》、《皂角樹》分獲第一屆和第二屆秦牧散文獎。書中收錄了《夜嫁》、《過陰》、《神蟲》、《放腳委員》、《刀客張》、《秀表姐》、《陳干娘》,以及《我和父親》、《找墳》等31篇作品。
其中首篇《夜嫁》,通過對他的表嬸改嫁場面的描繪,展現(xiàn)了伏牛山區(qū)一幅悲涼凄楚的風(fēng)俗畫,可憐無助的表嬸和潦倒困頓的無賴表舅爺?shù)男蜗,都躍然紙上。在對表嬸的命運描寫中,袒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
《過陰》也是對伏牛山區(qū)古老丑陋風(fēng)俗的描寫,那種愚昧的“捐壽”的習(xí)俗,是一種自我嘲諷的惡習(xí)。它所表現(xiàn)的是殘存于民眾中的封建迷信落后意識,及人和人之間那種冷酷的功利主義,怎樣戕害人們的心靈。
《神胎》在冷峻中又帶有一點調(diào)侃,明明是幾個兒童的惡作劇,但卻被尊為“神明”供奉起來,讓人誠惶誠恐。深刻地揭露了落后的群體意識。
《陳干娘》則是一篇充滿摯愛的回顧。曾經(jīng)帶大作者三兄弟的“陳干娘”,性格豪爽,但她也不配有更好的命運。作為一個“老媽子”,她寄人籬下,過著屈辱的生活。作者的反思,雖然表現(xiàn)出一種“良心發(fā)現(xiàn)”,但陳干娘本人的命運仍然是一種悲劇。
范漢生,筆名范若丁,1934年生,河南汝陽人。1949年畢業(yè)于中原大學(xué)。
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長篇小說《舊京,舊京》,小說、散文集《并未逝去的歲月》、《相思江》、《暖雪》、《莫斯科郊外》、《皂角樹》等。其中《暖雪》獲廣東魯迅文藝獎,《皂角樹》、《我和父親》獲秦牧散文獎。
1980年調(diào)入出版系統(tǒng),長期從事文學(xué)編輯工作,曾任花城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廣東人民出版社編輯,《花城》雜志主編,編審。他擔(dān)任責(zé)編的“花城叢書”中,收輯有葉圣陶、巴金、老舍等人的代表作;他所策劃并組織出版的《港澳大百科叢書》和《世界詩庫》(第二屆),均獲中國圖書獎;他與樓肇明主編的《20世紀(jì)外國文學(xué)精粹》,首次向國內(nèi)讀者推介了巴別爾的《騎兵軍》,博爾赫斯的《追擊?時間之戰(zhàn)》,帕斯的《太陽石》,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金斯堡的《我的黎明儷歌》,阿赫瑪托娃的《安魂曲》等等優(yōu)秀外國文學(xué)名著。后來帕斯和奈保爾先后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1981~1994年創(chuàng)辦《沿海大文化報》;1995~2000年任廣東省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讀書人報》總編輯。
編者的話 /01
代序 : 三十一夢未成書 /04
初編
夜嫁 /003
過陰 /008
燈影 /013
陳 干 娘 /021
老 何 家 /026
神 蟲 /033
放腳委員 /039
刀 客 張 /047
劉 板 子 /054
水 夫 叔 /060
大宅四記 /066
棺 屋 /066
狐 媚 子 /073
月 季 /082
野 狗 /092
白河紀(jì)夢 /99
河 戲 /99
四 小 姐 /106
家 鷂 /114
打 孽 /119
暖 雪 /126
南 蠻 子 /133
紙上羅曼斯 /140
秀 表 姐 /149
續(xù)編
泥 胎 /161
冷 槍 /167
土 造 /174
人物頭兒 /180
閱 樓 /188
鬼 燈 籠 /195
說 媳 婦 /205
野 鴿 子 /210
聾 子 /215
露 球 浮 /227
皂 角 樹 /237
我和父親 /243
父親的脾氣 /269
我的兩個母親 /274
找 墳 /280
《暖雪》后記 /286
附錄一 : 那明滅的群山
——《白河紀(jì)夢》及其他 /289
附錄二 : 煙雨迷蒙 /292
夜嫁
老年間,豫西人家嫁寡婦,是在夜里。
我看到過一次寡婦出嫁。出嫁的是我表嬸,她是我老舅爺?shù)膬合眿D。
老舅爺常住在我家二門過道的耳房里,不管冬夏,總穿件黑袍子。也許袍子原本不是黑色的,經(jīng)年不洗,前襟變得油光黑亮,竟無法辨出它的本色來。
有人說,舅爺不是祖母的親兄弟,祖母娘家沒有別的人,他也就算是至親了,其實祖母對他一點也不親。祖母不待見他,嫌他丟人現(xiàn)眼。祖母年輕時很過了些苦日子,闊起來后,很怕別人知道她窮過、苦過,偏偏有這么個窮老弟,叫人寒磣。這老弟窮還不說,還沒成色,抽大煙。
有人說,舅爺硬是祖母的親兄弟,同母異父,小時候相依為命。至于抽大煙,是祖母闊起來后,他跟樣學(xué)的。
我不去探究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靠些,只知道住在這座深宅大院的幾十口人中,上上下下,被人最瞧不起的就是這位老舅爺了。
老舅爺使我感到既可憐又可厭。
每天傍晚,當(dāng)太陽剛滑到樓脊背后,一群群灰鴿子回旋著,迎著樓角叮當(dāng)作響的風(fēng)鈴找窩的時候,老舅爺就出現(xiàn)在上房的前檐下,抖抖索索地站在門簾旁邊,流著眼淚鼻涕,輕輕地呻吟著,囁嚅著。
“姐,姐,給我一口,一口……”
他要的一口不是一口飯,是一口大煙。一口大煙就是一個煙泡。祖母十之八九是不給他煙泡的,往往在里屋咒罵著,使人送出來一小紙包煙灰。他接過紙包,抖抖索索地,一步一邁地走回陰暗的耳房,倒點水,吞下煙灰,倒在滿是臭蟲的床上睡覺。
他從來沒給我們這幫孩子講過故事,我們也從來沒想過聽他講故事。他的耳房從來都是陰暗的,只有點上那盞滿是油污的大煙燈,房里才有一點光亮。我獨自怕從二門過道穿過,從那里穿過就像從墓邊穿過一樣;我怕他突然從耳房走出來。
有一年,他換了一件新藍(lán)布袍子,剛剃過頭,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笑瞇瞇地塞給我?guī)讉核桃。我怔了,感到舅爺原本不是那么老,舅爺好像換了個人,我想起,確實有好一陣子沒有見到他了。
大人們悄悄說,舅爺把他的兒子賣了壯丁。舅爺家在渠上,離我們村還有幾里地,我從來沒有去過,到這時才知道他還有個兒子,并且賣了壯丁。舅爺心好狠,我想,悄悄將他給我的核桃扔了。
舅爺手上有幾個錢,得意了一陣,耳房里天天亮著大煙燈。
兩個月過去,老舅爺又站在上房前檐下了。不過這時他不是要煙,而是要錢,有時樣子很兇。聽他那話的意思,他兒子賣壯丁的錢,有一半在我祖母手上,我祖母說是替他放賬生息的,如今我祖母想昧他的錢。
我不信,可有一次我聽到祖母居然在里間同他對吵:
“你吃我住我的還不夠,還想要我給你賠上棺材錢。這錢留著,給你買棺材板。”
“姐,你太狠了……”
老舅爺還是屈服了。每當(dāng)傍晚,他又沉默著,抖抖索索地站在祖母的門簾旁邊等待——等一小紙包煙灰。
過了一年多,傳說他兒子在中條山陣亡了,但沒個準(zhǔn)信。
消息傳出不久,舅爺回渠上去了。那是夏天。
渠上有一股泉水,小河整年不干。放暑假我到渠上去玩,住在一位老師家里。
一天晚上,月亮亮極了,地上落根針都能撿到。打麥場上有很多人,有躺下睡覺的,有坐著拉閑話的。有位老奶奶在教孫兒認(rèn)星星,我同幾個一般大的孩子在柿子樹下趕螢火蟲。
涼爽的夜風(fēng)一陣陣吹來,蛐蛐在草叢中鳴叫,叫聲越來越響,變成了悲悲切切的嗩吶聲。
“死人啦?”場上有人驚詫地說。
“啥子死人啦,娶親哩!”
“唉,是張家的寡婦吧?”
“又叫他爹給賣了!
我跟著幾個孩子跑進(jìn)村里看熱鬧。
一大圈人圍住一個破敗的院門,門旁有一棵棗樹,不知何時死的,光禿禿的枝梢,把一個圓圓的月亮都掛破了。樹下有一匹備著鞍韉的驢子,幾個穿新衣服的男人站在驢前,一個吹嗩吶的和兩個吹笙的扭動著脖子;咿咿唔唔地吹個不停。
“轎呢?”我不解地望望周圍。
“寡婦出嫁要騎驢。”不知誰向我解釋道。
一會兒,一個沒有佩紅戴綠的二十多歲的女子掩面啜泣著,被一個老太婆扶了出來。那幾個穿新衣服的男人上前接住,將那女子扶上驢背,想必這就是出嫁的寡婦了。
待那女子坐穩(wěn),我驚呆了,她的臉卻是對著驢子后面的。
一個男子牽驢,兩個男子在旁邊護(hù)著。
“嘻嘻,稀罕,倒騎驢——”一個嬉笑的小孩,被大人啪地打了一巴掌,趕忙把口緘住。
那女子哭出了聲。
人群中發(fā)出輕聲的議論。
“走到這一步還得望著原來的家!
“寡婦出嫁就是這么個規(guī)矩!
“唉,她確實不想走這一步。再說她男人生死也沒個準(zhǔn)信。”
“這個家有啥好戀的,看她老公公的德行!看她姑姑的那個心!”
嗩吶又吹響了,人們讓開路,驢子向街心走去。
猝然,從門里跌跌撞撞地沖出一個人來。這人穿一件袍子,頭發(fā)蓬亂。一看,是老舅爺,我嚇得渾身發(fā)冷。
“沒良心呀,你這沒良心的……”老舅爺干號著。
人們都怔了。少頃,不知誰說:
“他還號個啥?”
“這也是規(guī)矩!币粋老年人說。
“不是他硬把媳婦賣了,硬逼著媳婦走這一步的嗎?怎么還要罵人家沒良心?”
“寡婦再嫁,原夫家都得在后面趕著罵,這是規(guī)矩。”還是那個老人的聲音。
“沒良心,你撇開這個家,你沒良心呀!”老舅爺從地上撿起兩個土坷垃,用力擲過去。
明亮的月光下,我看著老舅爺?shù)沧沧汾s驢子的身影,忽然想道,今夜不是十五就好了。
正好有一片烏云飛過來,遮住了月亮。
有人嘆息道:“唉,如果他姐不闊,他也不會毀到這地步,這個家也不會毀到這地步!
我不明白這話的道理,好像又有點明白。
村口,傳來了縹緲的嗩吶聲。
村口,傳來了老舅爺?shù)母商枴?
那一夜,我暗暗哭了,不是為哪一個人哭,而是為人的羞恥哭。我第一次感到這世界充滿了羞辱。
后來,老舅爺快活了一陣,有幾個月,每天都過足了煙癮。
后來,老舅爺死了。他死后,沒有棺材。
后來,他的兒子活著回來了,從抗日戰(zhàn)場上回來了。
后來,我一直忘不掉夜嫁這一幕。
1985年8月15日于廣州
過陰
祖母有氣喘病,每年交秋,她就感到脖子拘得慌,胸悶得透不過氣來。中西醫(yī)看得不少,無效,聽人說吸胡茄葉(曼陀羅花的葉子)可治這個病,我家南院就種上一大片胡茄,祖母整年拿桿長煙袋抽這種有辣味的胡茄葉,到了立秋還是犯病。
也不能說中西醫(yī)治療完全無效,主要是祖母不信。每當(dāng)她胸悶氣喘的時候,她就要聯(lián)想到什么魔呀仙的,以為是這些看不見的精怪在擠壓她,于是,小時候我經(jīng)?吹阶龇ㄊ。下神的,降魔的;神婆,法師,在我家進(jìn)進(jìn)出出。暗夜,那凄厲的變了聲調(diào)的哭泣和吼叫,痙攣的莫名其妙的凝坐和跳躍,那明滅的燈影、刀光、火焰,把我家那座原本就使人感到陰森的大宅,變得更為陰森恐怖。家里每次做法事,我都感到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冷森森的氣氛包圍著我,我總感到有什么精怪跟著我。以至于到晚上我不敢環(huán)顧左右,害怕那種青面獠牙的東西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但山村畢竟太寂寞了,每次法事,對我們小孩來說,又無異于一臺好戲?吹枚嗔,我也看出了一點門道。原來這種請仙驅(qū)魔的事,還分各種“流派”。干這種事的人,各有各的法寶,各有各的本事,各個法力無邊,比我們村只會請赤腳大仙附身的郭神婆,道行要深得多。但在這一場場法事當(dāng)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過陰了。
那年秋天,祖母病得很重。大人們神色沉重,輕輕交談,都說祖母怕是過不了這個冬天,要準(zhǔn)備后事。
“南院木匠房里那口壽木,漆了這么幾年,將就著也可用了。再想想,哪些事要提前準(zhǔn)備的……”二伯緊鎖眉頭,在客廳里踱著步。
“生死由命,這陰陽二界,也不是可以更移的,只有聽其自然,悲亦于事無補(bǔ)!贝迳系乃桔酉壬f,似在抒發(fā)感慨,亦似在勸慰二伯。
“嗐!”村上另一位頭面人物一拍大腿,“你不提這陰陽二字我倒忘了。后山有個過陰的,專門到陰間查閻王爺?shù)纳啦,找判官說情加添陽壽。”
絕處逢生,急如星火,馬不停蹄地從后山把那位神人請來了。
這人其實平常,瘦子,中等身材,五十歲上下,穿一件白細(xì)布褂子,一條黑細(xì)布褲子,一雙黑幫白底布鞋。他沒有什么法器,也不像一般法師那樣張張揚揚的。他神態(tài)平和,說話慢聲細(xì)語,猛一見,使人難以相信,此人恁了得,是專門到那嚇?biāo)廊说牡胤酵P(guān)節(jié)的高手。
夜里——又是夜里,上房的前廳里鋪了張葦席,那人要過陰去了。
過陰前,他沒焚香燒紙,只低聲交代說:
“路上不知順不順,我過去短則幾個時辰,長則幾天,不管怎樣,時間再長,切莫動我的身子,如若移動了,我的魂就找不到殼,就附不回來了!
他直挺挺地躺在葦席上,臉上蒙一張黃表紙,紋絲不動。
“他死過去了!蔽揖o緊抓住大哥的袖口,心里怕得慌。
“活著呢!
“他不出氣?那黃表紙怎么一動不動?”我輕輕地問。
“大約他有點氣功吧!贝蟾缯谀罡咧,不信弄神弄鬼這一套,因而曾被祖母斥為忤逆。
全家人都守在葦席旁,一方面是為了向祖母表示孝心,祖母在里間聽著呢,一方面都有些毛骨悚然,在這時候,自然都感到聚在一起好,人多好壯膽。
幸好那人在路上挺順的,只過了幾個時辰,到雞叫二遍的時候,就伸個懶腰開了腔:
“你家老太本姓張,生死簿上有姓名!
“查到啦?”旁邊有人問。
“查到啦!
“俺娘陽壽長吧?”二伯問。
“秋去冬來白雪飄,明年清明添新墳,實不相瞞,老太太陽壽將盡,只剩下九九八十一天!
“法師,你要想個法子呀!”二伯跪下去,帶著哭腔祈求道?粗臉幼,全家老少立刻跪下一片。
“我已同判官說好,給老太太添陽加壽,但須捐紙錢十萬,紙馬四匹,紙車一輛!
“好,好,好……”二伯一迭聲地應(yīng)承著。
“加多少陽壽,要子孫們捐才行!
“好,好……”
祖母在里間激烈咳嗽起來,差人傳二伯進(jìn)去。
二伯由里間出來又跪下,囁嚅著說:“老太太的意思是不要子孫給她捐陽壽,要,要媳婦們捐,捐……”
一時間冷了場。祖母給那位在陰陽界間打關(guān)節(jié)的人出了個大難題。
“按說這陽壽嘛,應(yīng)該由子孫捐,親則誠,誠則靈哪。不過——”法師沉吟著,“不過,媳婦們真有誠心也不是不可,等下我再同判官說說。你家媳婦可有這份誠心?”
大娘、二娘和我媽低著頭,沉默不語。
二伯狠狠盯著二娘。
“有,俺們有這份誠心!倍锩吞痤^,瞪瞪二伯。
“那你們各人要捐多少年?”法師說。
木訥的大娘從來缺乏數(shù)字概念,不假思索地說:“十五年,少唄?”
“無多無少,只在心誠。”
“俺也捐十五年!”二娘瞪下大娘,無奈說。
“俺也捐十五年!”媽媽說。
二娘和媽媽的聲音都很高,頗有些慷慨激昂。祖母在里間聽著哪。
法師帶著三位孝心驚天的媳婦捐出的四十五年陽壽,再赴陰曹地府找判官辦理交涉。生死簿上的數(shù)字該減的減了,該加的加了,給判官的贈禮也加了一番,因為媳婦們的性命輕,禮得重些。
說來也怪,一應(yīng)手續(xù)齊備之后,法師坐起吃荷包蛋之際,祖母的精神一時大好,居然拄著拐杖走出來,看望她的三位賢媳,兩行老淚撲簌簌地往下直掉。
天快亮了,媽媽才帶我們弟兄回房憩息。
一進(jìn)房門,媽媽就罵道:“娘那腳,你奶奶也太狠了,一下子就割走俺十五年,俺有幾個十五年!”
“媽,你不會少報幾年。”二哥說。
“當(dāng)時我敢?就你能!”媽媽生氣地瞥了我們一眼!奥犞,將來可得要你們的媳婦給我捐陽壽!”
媽媽生了二哥、弟弟和我,她也有三個媳婦呢。
“媽,俺要俺媳婦也捐十五年給你!倍缧Φ。
“俺媳婦也捐十五年!边未上小學(xué)的弟弟,不解地眨著大眼。
“你呢?”媽媽見我不說話,瞅瞅我。
“俺還沒說下媳婦呢!蔽艺f。
媽媽撲哧一聲笑了:“滾!”接著又嘆口氣說:“娘那腳,這個陰陽怪氣的世道,早離開早安生。唉,但人都還是想活著,可憐你二娘,沒有孩子,將來也不會有媳婦捐給她陽壽!
過陰人走后,我的心情好一陣子悒郁。我想,到我家當(dāng)媳婦真不好,未過門就得準(zhǔn)備把壽命縮短十五年,最好別給我說媳婦!髞,祖母的生命只延續(xù)了五年,而不是四十五年。這不知是善在陰間拉關(guān)系、走后門的過陰人沒有盡責(zé),還是在哪個關(guān)節(jié)上出了差錯。
1985年5月13日
……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