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先進制造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該領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卓越工程師”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書是作者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金屬體積成形創(chuàng)新實踐、金屬板料成形創(chuàng)新實踐、塑料注塑成型創(chuàng)新實踐和材料微成形創(chuàng)新實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均以數(shù)個來源于企業(yè)生產一線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材料成型與先進制造領域的CAD/CAE/CAM專業(yè)技能,并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嘗試,探索解決相關技術問題的新方法。本書是上海理工大學“精品本科”教育教材,可供國內高校材料成型類、模具設計類、機械制造類本科專業(yè)教學使用,也可用于材料、先進制造領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暨材料加工工程, 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支柱之一, 是先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的重要依托。它以成形技術為手段、以材料為加工對象、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以實現(xiàn)產品制造為目的, 研究塑性成形及熱加工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宏觀性能和表面形狀過程中的相關工藝因素對材料的影響, 解決成型工藝開發(fā)、成型設備、工藝優(yōu)化的理論和方法; 研究模具設計理論及方法, 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熱處理、加工方法等問題。
目前, 國內各相關高校正在大力開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的“卓越工程師” 教育, 推進專業(yè)國際認證。開展“卓越工程師” 教育, 需要大力推進相關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教育, 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專業(yè)創(chuàng)新和實踐技能。
作者根據(jù)多年的專業(yè)創(chuàng)新和實踐教學經驗及素材積累編寫了本書。內容主要包括:
金屬體積成形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實踐、金屬板料沖壓成形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實踐、塑料注射成型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實踐和材料微成形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實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均以數(shù)個來源于企業(yè)生產一線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領域的CAD/ CAE/ CAM 專業(yè)技能, 并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嘗試, 探索解決相關技術問題的新方法。
本書第1 章由江鴻、趙娜、李雪源、程志龍編寫, 第2 章由陳澤中、謝洪昊編寫, 第3 章由李曉燕、單良編寫, 第4 章由陳澤中、陳晨、張璐璐編寫。全書由陳澤中統(tǒng)稿, 劉芳主審。研究生李響、李文傳、李鑫完成了全書的文字編輯校對工作。
本書的編寫出版得到了上海理工大學“精品本科” 教材類建設項目和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的支持, 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謝。
本書可供國內高校材料成型類、模具設計類、機械制造類等專業(yè)本科、研究生數(shù)值模擬仿真、案例教學和創(chuàng)新實踐類課程使用。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 書中定有疏漏和錯誤, 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并歡迎國內外同行、學者、學生對本書提出寶貴建議。
編 者
前 言
第1 章 金屬體積成形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
實踐 1
。. 1 概述 1
1. 2 剛塑性有限元法 1
。. 3。模牛疲希遥 軟件簡介 3
。. 4。龋叮 黃銅LED 燈具散熱底座芯棒擠壓
成形 4
。. 4. 1 問題描述 4
1. 4. 2 模擬設置 5
。. 4. 3 模擬計算 14
1. 4. 4 后處理 14
。. 4. 5 模擬結果分析 15
。. 5 套管頭四通多向模鍛成形 19
。. 5. 1 問題描述 19
。. 5. 2 模擬設置 20
1. 5. 3 模擬計算 29
。. 5. 4 模擬結果分析 29
1. 6 鋼材孔型軋制成形 30
。. 6. 1 問題描述 30
。. 6. 2 模擬設置 32
1. 6. 3 模擬計算 41
。. 6. 4 模擬結果分析 41
第2 章 金屬板料沖壓成形模擬仿真
創(chuàng)新實踐 48
。. 1 三維建模 48
2. 2 模型導入與編輯 49
。. 2. 1 導入模型文件 49
。. 2. 2 編輯零件層 49
。. 3 模擬設置 50
2. 3. 1 初始設置 50
。. 3. 2 定義板料 51
。. 3. 3 定義凹模 52
。. 3. 4 定義凸模 55
。. 3. 5 定義壓邊圈 55
。. 3. 6 模具初始定位及摩擦參數(shù)設置 56
。. 3. 7 板料沖壓工藝設置 56
2. 3. 8 運動規(guī)律動畫模擬演示 57
。. 3. 9 求解運算 58
。. 4 后處理與結果分析 59
。. 5 小結 63
第3 章 塑料注射成型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
實踐 64
。. 1 電子詞典殼體塑件注射成型 64
。. 1. 1 三維建模 64
3. 1. 2 模具三維分型 72
。. 1. 3 模流分析 79
3. 2 手機曲面前蓋板注射成型 93
。. 2. 1 三維建模 93
3. 2. 2 模具三維分型 97
。. 2. 3 模流分析 99
第4 章 材料微成形模擬仿真創(chuàng)新
實踐 108
。. 1 概述 108
。. 1. 1 引言 108
。. 1. 2 微成形的特點 108
。. 1. 3 關鍵技術 108
。. 2 微圓柱陳列的微注射成型 109
。. 2. 1 創(chuàng)建微圓柱陣列基底 109
4. 2. 2 創(chuàng)建微圓柱 110
。. 2. 3 創(chuàng)建微圓柱陣列 110
。. 2. 4 網格劃分 111
。. 2. 5 材料選擇 112
4. 2. 6 澆口位置選擇 113
。. 2. 7 創(chuàng)建一模兩腔 113
。. 2. 8 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 113
。. 2. 9 模擬和后處理 115
。. 3 微圓棒的微擠壓成形 118
4. 3. 1 軟件簡介 118
。. 3. 2 模型簡介 118
4. 3. 3 三維建模 119
。. 3. 4 零件組裝 121
4. 3. 5 定義分析步 123
。. 3. 6 創(chuàng)建ALE 自適應網格 124
4. 3. 7 定義表面和相互作用 126
。. 3. 8 定義邊界條件 127
。. 3. 9 網格劃分 128
4. 3. 10 提交運算 130
。. 3. 11 結果分析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