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直解<尚書>(套裝上下冊)/帝師教科書》原名《書經直解》:
【原文】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張居正直解
俊德,是大德,即上文所謂“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便是。親,是親愛;睦,是和睦。平,是均;章,是明。協字,解做合字。於,是嘆美詞。變,是變惡為善。時字,解做是字;雍是和。史臣承上文敘放勛的實事,說道:德性在人,萬里成備,本自峻大,但為私欲昏蔽,所以小了。惟堯能明其大德,渾然天理,不為私欲所蔽。大德既明,則身無不修,而萬化之本立矣。由是推此德去親愛自家的九族,那九族每,就親愛和睦,沒有乖爭,一家都齊了;又推此德去普教那畿內的百姓,那百姓每,就感動興起,個個曉道理,沒有昏昧,一國都治了;又推此德去合和那萬國之民,那黎民也就變惡為善,雍雍然成醇美之俗,天下都平了。一家齊,是勛放于家矣;一國治,是勛放于國矣;天下平,是勛放于天下矣。然則四表豈有不被,而上下豈有不格者乎。所謂放勛之實如此。
【原文】
乃命羲和,欽若吳天,歷象曰月星辰,敬授人時。張居正直解張居正直解
乃字,接著前面說。羲氏、和氏,是掌管天文的官。若,是順。昊,是廣大的意思。歷,是歷書。象,是觀天的器具。史臣前面既稱述堯的功德,此以下是敘堯的政事,就接著說:帝堯當時命羲氏、和氏二人掌管推步天文,分付他兩個說:日月星辰運行于昊天,有一定的度數;布列于昊天,有一定的位次。你須要加意敬謹,順其自然之理,不可怠忽違背,妄意穿鑿;把那推算的歷書與觀天的象器,推驗那日月星辰的度數位次,不可分毫差錯,然后造為歷書。歷造成了,又要一心敬謹,頒行天下,授與有司,使天下的人都依這歷本上說話,及時干那農桑等事,庶不失先后早晚之宜也。蓋君道莫大于敬天勤民。故堯特以治歷明時為首務如此。
【原文】
分命羲仲,宅蝸夷,日暢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張居正直解張居正直解
羲仲,是官名。宅,是居。吻谷,是所居官次之名。寅,是敬;賓,是以禮相接,如賓客一般。平,是均平;秩,是次序。日中,是春分晝夜相停。星鳥,是南方朱鳥七宿。殷字,解做中字。析,是分散。孳,是生;尾,是交接。帝堯總命羲和,造歷既成,猶恐推步有差。又命四個官分管四時,以考驗之。這一節(jié)是命官專管春時的事。帝堯分命羲仲,使他居于蝸夷東表之地,其官次之名叫做嚦谷。于春分初出之日,以敬禮而賓接之。記那日影的尺寸,凡春月歲功方興,所當作起的事,則均平而秩序之,頒布以授于民。又必考之春分晝日的晷度,果是五十刻與夜相停否;考之春分初昏之時,果是南方朱烏七宿適當午位否。這兩件相合了,可見仲春為陽氣之中矣。又驗之于民,先時冬寒,民皆聚于室內,到春時都散處在外,可以驗其氣之溫。又驗之于物,鳥獸到這時節(jié),也都孳尾生育,可以驗其氣之和。以上都是考驗歷書上春月的節(jié)候,惟恐有差也。
【原文】
申命羲叔,宅南交,日明都。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
張居正直解
申,是重。羲叔,是官名。南交,是南方交趾之地!澳辖弧毕庐斢小霸幻鞫肌比。訛,是變化的意思。星火,是東方蒼龍七宿中大火心星。因,是因春之析。希,是少;革,是更易。這一節(jié)是命官專管夏時的事。帝堯重命羲叔,使他居于南方交趾之地,其官次之名叫做明都。凡夏月時物長盛,該變化的事,都均次其先后之宜,授與有司。當夏至日午時,敬以伺日,記那日影的長短,又必考之于日,夏至晝間,果六十刻為最長否?考之與星,大小心宿,夏至初昏,果見于正南否?這兩件相合了,可見仲夏得正陽之氣矣!又驗之于民,春時已是分散居住了,此時天氣愈熱,越發(fā)分散居住。又驗之于物,那鳥獸的毛都稀疏變易,亦以氣愈熱故也。以上都是考驗歷書上夏月的節(jié)候,惟恐有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