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本土化研究--以英美煙公司為中心的考察
定 價:45 元
- 作者:王強 著
- 出版時間:2012/1/1
- ISBN:9787208111462
-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279.295
- 頁碼:34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本土化研究:以英美煙公司為中心的考察》將視野集中于此前很少有人關注的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本土化”這一領域,提出了若干給人啟發(fā)和值得深思的問題。長期以來,在研究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的活動時,多關注于其經濟特權、資本性質、買辦制度、剝削方式等內容,很少關注外國企業(yè)與近代中國社會和傳統文化的關系,即對外國企業(yè)的經濟性的討論已相當深入,但對其社會性的研究則相對薄弱。而《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本土化研究:以英美煙公司為中心的考察》從本土化視角重新審視外國企業(yè)與近代中國社會的關系,對拓寬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研究的學術視野,突破單一的分析評價模式,促進對外國資本在華活動的復雜性、多面性的進一步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王強,安徽宿州人,1979年生,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史學博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財政金融史、中外關系史。主持科研項目有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近代外國在華企業(yè)本土化研究”、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校級規(guī)劃項目一項。發(fā)表論文《從英美煙公司廣告看近代外國企業(yè)本土化意識》、《商權、財政與黨爭——中國銀行“民六則例風波”述論》、《“摩登”與“愛國”——論1934年“婦女國貨年”運動》、《“商戰(zhàn)”與“商情”——論近代駐華英美煙公司商業(yè)情報活動》、《論曾紀澤的國家主權觀念》等。
序言
導論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現狀述評
三、選題意義與創(chuàng)新
四、研究思路、方法與資料
第一章 企業(yè)組織與制度的調適
第一節(jié) 組織機構的本土化變遷
一、在華業(yè)務的初創(chuàng)
二、全國企業(yè)系統的構建
三、整合中國本土商號永泰和
第二節(jié) 英美煙公司的買辦與買辦制度
一、英美煙公司各領域的買辦及其基本職責
二、英美焑公司的買辦制度
三、從買辦到華人高級職員:買辦制度的演變
第三節(jié) “拿摩溫”制度與工作管理
一、英美煙草公司對“拿摩溫”制度的借鑒
二、廢除“拿摩溫”制度的嘗試及失敗
三、制度本土化視野下的“拿摩溫”問題
第二章 原料本地化與農村社會
第一節(jié) 美種煙葉的引進與推廣
一、對華煙葉產銷狀況調查
二、推廣美種煙葉種植
第二節(jié) 煙葉收購網絡與壟斷煙葉市場
一、煙葉收購組織
二、煙葉收購網絡中的中國人
三、壟斷地方煙葉市場
第三節(jié) 煙葉收購與地方社會
一、農業(yè)結構及社會經濟的變遷
二、地方煙葉市場的形成
三、煙葉收購與地方社會
第三章 銷售組織與銷售系統
第一節(jié) 公司直銷體系的建立及其演變
一、直銷體系的創(chuàng)設
二、貨棧運銷體系與銷售
第二節(jié) 永泰和與獨立經銷商體系
一、從家族企業(yè)到獨立經銷商
二、永泰和的銷售系統及其效果
第三節(jié) 對獨立經銷商的依賴與控制
一、獨立經銷商的銷售責任
二、對獨立經銷商的監(jiān)督與探制
第四章 企業(yè)與政治
第一節(jié) 煙稅交涉中的政企關系
一、北京政府時期的卷煙稅交涉
二、南京政府時期的卷煙稅交涉
第二節(jié) 英美煙公司與近代中國民族主義
一、五卅運動對英美煙公司的沖擊
二、英美煙公司的危機應對
第五章 情報、廣告與企業(yè)文化建設
第一節(jié) 商業(yè)情報的獲取與利用
一、商業(yè)情報的搜集
二、情報利用與商業(yè)競爭
三、情報系統的網絡化與制度化
第二節(jié) 產品廣告與文化自覺
一、廣告宣傳網絡的建立
二、廣告宣傳中的“中國特色”
三、廣告宣傳的手段
第三節(jié) 企業(yè)文化與企業(yè)形象
一、參與慈善活動爭取社會認可
二、改善福利待遇穩(wěn)定員工隊伍
三、打造企業(yè)形象提高品牌意識
第六章 本土化路徑的普遍性與多元性
第一節(jié) 本土化路徑的普遍性之一:社會適應
一、對本土關系網絡的依賴
二、對本土關系網的管理與控制
三、本土商業(yè)網絡的制度嵌入
第二節(jié) 本土化路徑的普遍性之二:文化融合
一、企業(yè)推廣宣傳中的文化應用
二、抵貨運動中的生存策略
三、外國在華企業(yè)的市場調查活動
第三節(jié) 本土化路徑的多元化
一、外國在華企業(yè)的多樣性
二、本土化路徑的多元化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顯示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