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考釋》綜合利用歷史地理、文物考古、民族學、語言文字學等各方面資料,對傳本《山海經》進行逐經考釋,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可讀性較強的《山海經》文本,并重新?绷烁鞔f本中一些傳抄訛誤和經傳雜糅之處。
凡例
《山海經》構成考
一 傳本《山海經》構成認識簡述
二 劉秀兩次領銜校治《山海經》
三 十三卷和十八卷是兩次著錄時的篇帙不同
四 《上<山海經>表》所校三十二篇分析
五 《山經》和《海經》原曾各自獨立分別流傳
六 《海外四經》和《海內四經》
七 《五減山經》的構成輿變異
八 《荒經》分析
九 《山海經》增益例證
十 《山海經》構成情況的若干啟示
南山經第一
西山經第二
北山經第三
東山經第四
中山經第五
海外南經第六
海外西經第七
海外北經第八
海外東經第九
海內南經第十
海內西經第十一
海內北經第十二
海內東經第十三
大荒東經第十四
大荒南經第十五
大荒西經第十六
大荒北經第十七
海內經第十八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