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藍皮書》根據歷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基于復雜前沿的系統(tǒng)分析模型,分析預測中國經濟形勢,研究成果具有科學性和前沿性,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分析具有重要價值。
2018年初,全球經濟繼續(xù)呈現復蘇跡象,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升,全球通脹相對穩(wěn)定,經濟信心轉向樂觀。但2018年7月,美國對價值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隨后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面對各種新情況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6%左右,增速比上年減少0.3個百分點。
從三次產業(yè)貢獻看,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占比繼續(xù)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回落,消費增速總體平穩(wěn),進出口增速顯著大幅回升,貿易順差基本穩(wěn)定,CPI與PPI背離的剪刀差有所縮小,居民收入穩(wěn)定增長。從內需結構上看,2018年*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8.2%,比上年大幅提高19.4個百分點,達到2001年以來高水平。
中美貿易爭端幾起幾落,但我們依然可以對數據有所期待,預計2018年我國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比上年大幅回升4.5個和4.3個百分點。2019年世界形勢更具不確定性,初步預測中國GDP增速小幅下降0.3個百分點,但6.3%的經濟增速仍然是世界經濟發(fā)展主要的貢獻者。
《經濟藍皮書》連續(xù)出版20余年,持續(xù)預測中國經濟形勢。本年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商務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信息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打造,面對中美貿易爭端幾起幾落,為廣大讀者提供未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數據和理論解讀。
李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李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技術經濟學學科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區(qū)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技術經濟、產業(yè)經濟等領域研究工作。
必須高度重視債務問題(代前言) 李揚
Ⅰ總報告
1.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年秋季報告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2.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年秋季座談會綜述 彭戰(zhàn)
Ⅱ經濟增長與經濟預測篇
3.2018年國民經濟發(fā)展預測和2019年展望 趙琨、王寶林
4.積極應對短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穩(wěn)中向好 張立群
5.2018年前三季度工業(yè)運行情況及全年預測分析 解三明
6.2018~2019年經濟景氣形勢分析與預測 陳磊、孫晨童、王琳琳
Ⅲ宏觀政策與供給側改革篇
7.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2019年展望 祝寶良
8.2019年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政策選擇 李泊溪
9.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2018~2019年 鄭超愚
10.2018~2019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指標測度與分析 師博、張冰瑤
Ⅳ財政與金融篇
11.穩(wěn)健中性取向下的貨幣金融運行 秦棟、李倩
12.中國金融狀況分析與展望(2018~2019) 陳守東、孫彥林
13.2018年中國稅收形勢分析預測及2019年初步展望 付廣軍
14.2018年中國股票市場回顧與2019年展望 李世奇、朱平芳
Ⅴ消費市場與進出口篇
15.2018年外貿形勢分析及2019年展望 劉建穎、金柏松
16.中美貿易摩擦政策模擬分析及相關建議 婁峰
17.PMI與經濟質量提升:看消費服務與供應鏈效率 于穎
18.2018~2019年的就業(yè)形勢及其對策 楊宜勇、黨思琪
19.2018年我國價格總水平分析及2019年展望 郭路、任會、陳玉新
Ⅵ附錄
20.統(tǒng)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