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與朝鮮古代漢詩的發(fā)展》以接受者為主體,從接受者的視角考察朝鮮古代漢詩對黃庭堅及江西詩派的吸收和借鑒,研究接受者的接受屏幕和期待視野,尋找接受過程中的中間媒介,從作家、理論觀點和創(chuàng)作考察接受的實際,探索朝鮮漢詩接受黃庭堅及江西詩派影響的規(guī)律和對漢詩創(chuàng)作的深遠影響。研究的時間范圍是從朝鮮古代高麗后期到朝鮮朝前期(13-16世紀),這是朝鮮漢詩接受黃庭堅及江西詩派影響積極、主動的時期,經(jīng)歷了發(fā)生、發(fā)展到高峰的過程。資料范圍以本時期的朝鮮古代詩話為中心,并參考詩人、理論家的序、跋、書信、詩作等其他著述以及朝鮮朝中后期詩話對前代的評述,力圖全面、深入、系統(tǒng)地闡釋黃庭堅及江西詩派影響在朝鮮發(fā)生的全過程,并挖掘其影響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原因。
馬金科,文學博士,延邊大學教授,《東疆學刊》主編。1986年在延邊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93年在朝文系獲亞非語言文學(朝鮮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朝鮮金曰成綜合大學做訪問學者,2006年在韓國世明大學講學,F(xiàn)任中國朝鮮一韓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比較文學研究會理事。
緒論
第一章 黃庭堅及其詩學理論
第一節(jié) 黃庭堅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黃庭堅的詩學理論
第三節(jié)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第四節(jié) 黃庭堅對中國詩學的貢獻
第二章 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在朝鮮古代的傳播狀況
第一節(jié) 對“江西詩派”概念的接受
第二節(jié) 本時期傳人朝鮮的江西詩派詩話集
第三章 朝鮮古代漢詩的接受屏幕和期待視野
第一節(jié) 高麗后期至朝鮮朝前期的接受屏幕
第二節(jié) 期待視野
第三節(jié) 朝鮮詩話話語中的語境和“學詩者”接受視角
第四章 朝鮮漢詩接受黃庭堅的中介
第一節(jié) 對宋朝圖書的引進、刊行和注釋、翻譯
第二節(jié) 杜詩在傳播中的奠基作用
第三節(jié) 蘇軾的橋梁作用
第五章 朝鮮古代詩學對黃庭堅的接受
第一節(jié) 朝鮮詩學重視黃庭堅詩學的接受傾向
第二節(jié) 重視詩法的共同內(nèi)因之一——天賦論
第三節(jié) 朝鮮詩學的“用事論”及其與黃庭堅的聯(lián)系
第四節(jié) 朝鮮詩學的琢煉之法
第五節(jié) 朝鮮詩學和黃庭堅對拗體的共同關(guān)注
第六節(jié) 對詩“愈老愈奇”的共同認識
第六章 朝鮮批評家對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接受
第一節(jié) 李仁老對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接受
第二節(jié) 徐居正對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接受
第七章 朝鮮漢詩對黃庭堅詩歌創(chuàng)作的接受
第一節(jié) 學習江西詩派文學潮流的形成
第二節(jié) 黃庭堅詩歌在體裁題材上的貢獻
第三節(jié) 對黃庭堅詩歌用事的批評和接受
第四節(jié) 對“以故為新”、“以俗為雅”的接受
第五節(jié) 對黃庭堅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的接受
第六節(jié) 對黃庭堅在漢詩發(fā)展史上地位的認同
第八章 黃庭堅對朝鮮漢詩創(chuàng)作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海東江西詩派”概念的提出和演進
第二節(jié) 海東江西詩派對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接受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作風格與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關(guān)聯(lián)
第九章 接受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的特點和意義
第一節(jié) 接受特點
第二節(jié) 接受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韓國詩話集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