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選取了啟蒙、革命、信仰、童年、鄉(xiāng)土、都市、疾病、復仇、鬼魂、漂泊等十幾個常見母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魯迅投入到這些母題寫作中的個人因素,這些個人因素給他的母題書寫帶來哪些特有的情緒意結和敘事原型,并進一步分析魯迅的這些特有的意結與原型給后輩作家造成的影響,給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母題書寫帶來哪些新鮮的東西。本著作認為,魯迅在童年、鄉(xiāng)土等文學母題的書寫上具有開拓性意義,是對中國文學史的豐富性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而在啟蒙、疾病、復仇、鬼魂、漂泊等文學母題的創(chuàng)作上,則為這些經(jīng)典母題提供了新的思想元素和新的敘述模式,可以說,現(xiàn)代那些重要的文學母題,幾乎沒有哪個母題沒有得到魯迅的潤澤,而這種影響一直貫穿到今天的中國文學。
譚桂林,1996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獲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2011年在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工作,歷任副院長,院長,1999年晉升教授。2011年應聘南京師范大學杰出人才資助計劃,調(diào)入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工作,F(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中國社科院《文學評論》編委,江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百年文學與宗教》、《長篇小說與文化母題》、《本土語境與西方資源》、《現(xiàn)代中國佛教文學史稿》等
緒論:從母題學的角度看魯迅的經(jīng)典意義
第一章:啟蒙:鐵似地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
第二章:革命:改革最快的還是火與劍
第三章:信仰:恃意力以辟生路
第四章:童年:人之子欲人之父的雙重覺醒
第五章:疾。邯氉跃捉廊宋抑g的渺茫悲苦
第六章:鬼魂:鬼而人理而情的生命狂歡
第七章:鄉(xiāng)土:走異路逃異地的悲涼懷想
第八章:復仇:深夜曠野中受傷的狼嗥
第九章:夜頌:要有會看夜的眼睛
第十章:死亡:生命極致飛揚的大歡喜
結語